本篇文章1577字,读完约4分钟

这条街的居民真的很有才华,他们用手绘的旧建筑地图来保存历史记忆

旧建筑是一部活的历史,也是一段感人的时代记忆。

江宁路原名高登路。第四国家棉纺厂生产女装。同乐坊曾是马宝山饼干厂。“长寿牙刷,没什么”的口号很受欢迎...今天,江宁路街上的许多居民都收到了一张手绘的“记忆江宁”地图,他们的记忆被回忆了起来。静安区江宁路街历史建筑资源丰富,许多老建筑留下了老居民的童年记忆。如今,这些带有上海历史印记的古老建筑被手绘在地图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96周年之际,向社区居民分发了“记忆江宁”文化地图。这张地图最大的亮点是所有选择的建筑都是由居民选择的,插图来自社区居民和单位的绘画。

江宁路街道用手绘老建筑地图留住历史记忆

旧建筑是一部活的历史,也是一段感人的时代记忆。江宁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军说,江宁有优秀的历史保护建筑(小学校经典馆、龚式民居)、红色标志(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聂耳故居)、花园洋房(太平花园、康定花园)、戏剧学校(怡海剧院、时代中学),是江宁宝贵的历史文脉和文化积淀。江宁曾经是民族工业企业的聚集地,诞生了许多著名的民族品牌。华谊毛刷厂、国棉四厂、南洋电机厂等见证了上海商业在上个世纪的繁荣。随着城市更新步伐的加快,许多工厂已经消失,许多旧街区的居民已经搬迁。然而,这些在这里工作和生活过的江宁居民,仍然对旧厂房和旧街区有一种特殊的感觉,这是他们一辈子都无法摆脱的记忆。

江宁路街道用手绘老建筑地图留住历史记忆

有鉴于此,今年江宁路街道党工委办公室率先推出了“记忆江宁”文化地图。

这张地图可以包括哪些旧建筑?社区居民拥有最终决定权。今年,街道收集了来自社会的绘画作品,社区居民、区内学校的师生和社区单位的白领积极响应,展示了他们居住或生活的不同风格和形式的旧建筑、旧街区和旧工厂。活动期间,街道收到108件提交的作品,由专家评选,最终选出30件优秀作品入选地图。

江宁路街道用手绘老建筑地图留住历史记忆

黄建华,天河小区居民,曾是国家四棉厂的老技师。国棉四厂的老厂已经不在了,原址是他现在居住的小区。这一次,他用自己的记忆和对老厂的怀念之笔创作了“全国第四棉纺厂”,记录了老厂在20世纪70年代的面貌,这次被记录在“记忆江宁”的地图上。记者看到这张手绘地图非常漂亮。虽然它是由不同的居民绘制的,但它的风格和颜色都很统一,无论是白描还是水墨画,都充满了怀旧之情。地图覆盖了30个地标,如红色记忆、宗教场所、国家标志、文化领域和优秀的历史建筑。这里不仅有杰出的现存建筑,还有历史记忆。设计师还在地图上精心设计了江宁社区的四条步行路线,让每个人在街区漫步时都能感受到社区文化的魅力。

江宁路街道用手绘老建筑地图留住历史记忆

据悉,这条街上已经印制了3000张江宁文化地图,免费发放给社区居民和社区单位。

“记忆江宁”文化地图是江宁路街“记忆江宁”系列品牌之一,街上有很多项目。今年8月,街道计划推出“记忆江宁”宣传片,通过“文化遗产、历史情境、民族产业、人民日子”四大主题,贯穿江宁老街坊的18个记忆点,唤醒社区的历史记忆及其背后的人文历史;9月底,将发行《记忆江宁》图画书,深入挖掘辖区内旧建筑、旧街区、旧物品背后的故事,通过照片、绘画和生动的文字展示江宁的历史文脉和文化遗产;10月中旬,一批“江宁记忆点”挂牌,通过现代信息手段,将该地区旧建筑背后的故事围绕旧街区的标志性环境或醒目位置排列,让每一位经过的居民或路人都能发现社区的人文之美,创造一个美丽的家园。

江宁路街道用手绘老建筑地图留住历史记忆

今年,街道还努力将社区文化建设融入美丽家园和美丽城区的建设中,使“城市记忆”成为你我之间的情感纽带。通过引导居民实行自治,激励社区参与和共同治理,可以深入挖掘建筑背后的故事人文,增强居民对社区文化的认同感。例如,不久前,聂耳的故居位于常德路633弄65号,是聂耳在上海居住的地方。在静安“美丽家园”的建设中,经过征求居民意见,结合该建筑的历史背景,街道将其改造成了一个音乐社区,在社区中增加了鲜花、绿化和聂耳的画像,受到了居民的欢迎。

江宁路街道用手绘老建筑地图留住历史记忆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江宁路街道用手绘老建筑地图留住历史记忆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30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