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14字,读完约2分钟

据《劳动日报》报道,世博会不仅是成千上万商人聚集的平台,促进了中外贸易的发展,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难得渠道。静安区总工会主席叶建华(右)是一个收藏钟的爱好者,在两次博览会上,他对钟情有独钟,两个小铃铛记录了中外传统文化“相遇”的故事。

小小铃铛记录中外传统文化交融 记静安区总工会主席

叶建华的钟收藏始于20多年前。那时,出于对历史和文化的热爱,他开始对不同形状的钟感兴趣,并在不同国家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叶建华一生中第一个铃铛——美国独立钟——至今已经收集了3500多个铃铛。他还把这些钟按形状和材料分为不同的系列,包括铜系列、敲打系列、葫芦系列、皇冠系列、宗教系列、景泰蓝系列、长柄铜系列、乐器系列等。"这些钟现在被放在宝山的钟博物馆,而且数量还在增加."他告诉记者。

小小铃铛记录中外传统文化交融 记静安区总工会主席

在这3500个铃铛中,有两个是叶建华从世博会上“淘”出来的。去年,第一届世博会在上海举行。叶建华参观场馆的时候,他也四处看看有没有展示的钟声。当他漫步到五号馆二楼国家馆的展区时,他突然回过头来,发现一个刻有俄罗斯字母的棕色陶瓷小铃铛挂在白俄罗斯馆陈列柜的一角。他在博物馆找到了工作人员,并讨论了他是否可以买下它,但是他被这个美丽的白俄罗斯女孩拒绝了。"不,这是我们的展览装饰,仅供展览,不出售."叶建华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和工作人员聊了起来。看到他如此真诚,女孩找到了负责人。“谁知道,在翻译的帮助下,我们都有共同的爱好。这个负责人也喜欢收集。我告诉他多年来收集铃铛的经验。我们谈得越多,就越投机。”

小小铃铛记录中外传统文化交融 记静安区总工会主席

告别的时候,叶建华正要离开会场,负责人拦住了他,把铃塞到他手里。“这个铃铛是给你的。你能把它放在博物馆吗?”将白俄罗斯文化传递到中国上海,欢迎中国游客来到白俄罗斯。"

第二届世博会开幕后,叶建华再次来到会场,目光锁定在陕西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凤翔泥塑”。为什么不把无形文化加到钟上呢?他告诉现场展出的凤翔泥塑艺术家胡新民,对方毫不犹豫地同意了。钟的形状是基于传统的狮子头。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精细雕刻,这位泥塑艺术家制作了一个包含传统民间元素的泥塑钟。这个泥塑钟是自然风干的,充分展示了中国西北自然而朴素的文化特色。叶建华说,他打算把这个钟放在博物馆里,“让更多的上海市民了解和热爱陕西的非物质文化。”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小小铃铛记录中外传统文化交融 记静安区总工会主席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23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