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67字,读完约3分钟

卢湾第一中心小学的学生观看棉花糖制作。傅

大厅里,两位民间艺术家正在表演西洋镜,操场上传来“饺子,饺子和馒头”的叫声。校园电梯已经成为“轮渡站”,每个教室都“改造”成了国际酒店、国泰剧院、大世界和其他上海地标...12月29日是2017年的最后一个上学日。黄埔区卢湾一中的孩子们一大早就来到学校,发现这里很大

重温城市记忆 卢湾一中心小学举办"中国人过中国节"活动

在这次名为“阿拉屋的白色”的“中国人的中国节”主题活动中,学校收集了各种有代表性的东西,并将这些“00后”和“10后”带到参观的地方,重温那些陌生而生动的城市记忆和传统文化。

再现儿童新鲜和成人怀旧的生活方式

走进裁缝店,请师傅为你缝制一件旗袍和长衫——这是老上海人的“衣服”;吃了蛋糕、油条、豆浆和糯米组成的“四金刚”后,我一整天都很有力气。下午,我无事可做。我去炒货商店买了几袋核桃仁、盐炒豆和花生。晚上,我去老酒店“沈大成”和“王宝和”做一顿丰盛的饭菜——这是老上海人的“菜”;石库门的房子很小,还应该放在大柜子、五斗橱、床头柜、木床、桌子和四把椅子上。“三十六尺”撑一张脸——这是老上海人的“活法”;骑“凤凰”牌自行车或坐黄包车司机开的黄包车出去兜风——这是老上海人的“散步”。这些孩子们的老式物品和生活方式,是新鲜的,也是成年人所怀念的,重新出现在卢湾第一中心小学的校园里。

重温城市记忆 卢湾一中心小学举办"中国人过中国节"活动

校长吴告诉记者,“中国人民汉语节”是学校的一项品牌活动,是“情感教育课”这一特色课程的课外延伸,今年已经是第14次了。每年活动的主题,包括中餐和戏曲,都与中国传统文化和上海地域文化有关。围绕一年的主题,整个学校的每个班级选择一个角度,安排自己的教室。

重温城市记忆 卢湾一中心小学举办"中国人过中国节"活动

为了让学生的体验更加真实,学校特意从松江车顿影视基地借用了“道具”,家长们也大方地将缝纫机、“35”牌钟表等旧物品带回家。吴说,这些前世记忆记录了城市文明的变迁,是地域文化的一部分。但是,“不要说现在的孩子是‘80后’的父母,他们不了解过去的生活对象和方法。”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重温他们祖父母的生活记忆,更多地了解这座城市。

重温城市记忆 卢湾一中心小学举办"中国人过中国节"活动

在真实生动的氛围中感受节日习俗和传统文化

在一天的活动中有许多与“中国新年”相关的元素。除夕夜的晚餐已经开始,冷锅、热薯条和小吃都已经讨论过了;新年的客人来家里,但他们与白兔奶糖,常青饼干,麦芽提取物,乐口福等服务;同一天,新亚和杏花楼的厨师带孩子们品尝中国年。

重温城市记忆 卢湾一中心小学举办"中国人过中国节"活动

在春节,传统文化是不可或缺的。在四(7)班的教室里,孩子们饶有兴趣地体验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古代扎染艺术。板蓝根染的蓝色、雪腾染的红色和普洱染的棕色共同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二(2)班的教室里有一股浓浓的墨香,代客写信、写春联的生意兴隆;在其他教室,每个人都跟随民间艺术家学习如何揉面和写龙凤字。不一会儿,栩栩如生的熊猫和机器猫慢慢成型,不同形状的字体出现了...

重温城市记忆 卢湾一中心小学举办"中国人过中国节"活动

吴说,节日习俗、传统文化和工艺保留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基因和生命力,需要后人铭记和传承。学校一年一度的“中国人民汉语节”活动不仅给孩子们一年的校园生活带来了圆满的结束,也让孩子们在真实生动的氛围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重温城市记忆 卢湾一中心小学举办"中国人过中国节"活动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15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