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50字,读完约4分钟

“一条不到100米、被五家开发商开发的房地产包围的道路,已经成为管理混乱的‘盲点’。街道和居委会把周围的居民组织起来,讨论了两个字:“修路”。如何修复它?居民有最终决定权。几场听证会和数百名居民参加了,每个人都争相发言,他们合理的要求最终成为现实。道路得到了修复,路灯和垃圾桶得到了安装,值班人员得到了安排。居民们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黄浦区首创的社区工作法真“硬核”

目前,这可能是社区自治的一种常见情况;但这发生在20年前的黄埔区五里桥街。

20年前,五里桥街道诞生了实现社区共治和自治的“三会”制度——通过听证会、协调会和理事会,居民可以对自己的事务拥有最终发言权。11日,“新时期优秀社区工作法展暨基层群众自治“三会”制度实践20周年研讨会”在五里桥街举行。会上,“三会”制度的诞生地五里桥街的代表与观众一起回顾了“三会”制度在基层社区的成长轨迹。会上,黄浦区领导下发了《黄浦区关于进一步完善和完善居住区“三会”制度的指导意见》,将进一步推动黄浦区“三会”制度的发展和创新。

黄浦区首创的社区工作法真“硬核”

1999年以来,黄浦区五里桥街道党工委和办公室在全市范围内积极探索和启动了以“听证会、协调会、审议会”为主要内容的“三会”制度,并在实践中深化了“三会”的形成。支持“公示制、责任制和承诺制”,并在“三会”前增加“专题协商会、民主论坛和监督会”,2017年将“三会”制度写入《上海市居民委员会工作条例》;2018年,“三中全会”制度被评为“上海改革开放的标志性首例”,并在上海各大媒体进行了报道;同年,以“三会”制度为核心内容的《紫荆花社区工作法》被评为民政部100部优秀社区工作法之一。

黄浦区首创的社区工作法真“硬核”

“三会”制度有效地解决了谁来谈判、谈判什么、如何谈判的问题,提高了效率。五里桥街道党工委书记沈永兵表示,“三会”制度已经传承了20年,并在不断深化和发展。它有三个特点:首先,它有广泛的应用。自从使用“三个会议”系统以来,已经有6类30多个小项目,基本上涵盖了现代城市社区治理的大部分领域。广泛的应用范围确保了会议的频率和与社区问题相关的团体的参与频率。二是操作流程规范简单。“三会”系统的操作手册详细讨论了会议的适用事项、与会者范围以及会前、会中、会后各环节的关键要素。按照会议的总顺序,它分为9个类别和100多个步骤,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第三,社区参与度相对较高。“三会”制度作为基层民主协商的平台,很好地调动了社区各治理主体围绕社区公共问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同时也给了我们社区中所谓的“吃瓜人”一个关注社区事务的机会。

黄浦区首创的社区工作法真“硬核”

“三会”制度已经走出黄埔,进入上海的基层社区,成为引导居民自治的有用“工具”。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尹克强表示,曹杨新村电梯安装过程中,从项目立项到最终落地,需要与居民进行无数次的沟通和协商,整个协商过程是建筑集团工作“三会”制度的重要体现。街道设立了电梯安装指导办公室,前期咨询工作分为“3+1”会议,即前期咨询会议、矛盾协调会议、方案听证会和项目评估会议,通过“3+1”流程,项目能够顺利推进。截至目前,曹阳区已有5栋建筑竣工并投入使用,4栋建筑正在建设中,1栋建筑已经咨询。在流程审批阶段,在全区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黄浦区首创的社区工作法真“硬核”

五里桥街“三会”制度不断创新。紫荆小区党支部书记马骥表示,经过积极探索,原“三会”前期增加了议题协商会、民主论坛和监事会。紫荆居住区党总支运用新“三会”制度的治理体系,成功推进了紫荆花园改造等社区自治项目。

黄浦区首创的社区工作法真“硬核”

会上,黄浦区下发了《黄浦区关于进一步完善和完善居住区“三会”制度的指导意见》。区副区长左表示,黄浦区将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要求,充分发挥民主协商的优势,以“三会”制度为主要抓手,以零距离家园建设为载体,不断创新完善,有效激发基层活力,在党建工作的指导下,大力推进居民自治和社区共管。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黄浦区首创的社区工作法真“硬核”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11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