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26字,读完约4分钟

最近,77岁的市民金美亮(音译)乘坐公交车行驶了30多公里,赶往新邦镇南阳村的毛泽东纪念馆接受特别采访。纪念馆的建造者、70多岁的吴·也早早地在那里等候。

两人的会面应该从一次偶然的拜访和研究开始。随着“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记住使命”主题教育的全面展开,吴先生创建的纪念馆不断被参观。一位参观者无意中提到了金美良:“他是松江第一个画毛主席像的专家。”演讲者不是故意的,但听众是故意的。纪念馆立即发出邀请:请金先生为我们画一幅的画像。接受邀请后,金美良欣然同意,经过近11个小时的创作,完成了一幅毛泽东的画像,题词专门为“为人民服务”。

松江两位古稀老人结缘毛泽东像章纪念馆

金美亮此行是为了把这幅伟人的画像交给毛泽东纪念馆。两个老人坐在安静的河边的藤椅上,愉快地交谈着,谈论着他们一起经历的岁月,介绍着他们的故事。虽然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但他们很友好。在明亮的阳光下,高高飘扬在他们身后的五星红旗非常明亮。

松江两位古稀老人结缘毛泽东像章纪念馆

不卖画赚一分钱

金美丽从小就喜欢画画。那时,他的家庭处境艰难。他只能用地上的树枝画画,或者拿起粉笔头画画。1961年从松江师范学校毕业后,所有的学生都相继去工作,但金美良接到了入伍通知,去了南京军区当了一名雷达兵。美术的特长在部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贴海报、写标语,所有的文化宣传工作都交给了金美良。“总共有两只手,事情只能一只一只地做。我已经厌倦了几次胃出血。”回忆起军旅岁月,金美良非常动情。然而,真正让他感到光荣和压力的是画一幅毛泽东的肖像。他说:“那时,我年轻、勇敢,没有想太多。如果在那个时代画得不好,很可能会有政治问题。”毛泽东的第一幅画像完成后,反响非常好。许多兄弟邀请他画画,松江的几所学校也发现了他。当时,金美良是松江画毛主席像的专家。

松江两位古稀老人结缘毛泽东像章纪念馆

有许多人画出了伟大的肖像。如何描绘自己的风格?金美良介绍说,他画的伟人一般都是基于现存的照片。这一次,为毛泽东纪念馆绘制的图像是基于现有的照片,其余的是根据他自己的理解而创作的:“毛主席给人的印象是平易近人,所以我选择了挥手的形状。”

松江两位古稀老人结缘毛泽东像章纪念馆

随着名气越来越大,许多人前来索要画。金美良粗略估计,大约有80人在等他的画。不久前,他去日本交流思想。一位观众非常欣赏他的画,问他能买多少钱。“这原本是一次学习交流。我们怎么能谈论钱呢?”金美良当场将画免费送出。“卖画赚不到一分钱”,这是金美良做人的原则。“我有退休金,不用担心吃东西和穿暖和的衣服。”我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懂得感恩。”石湖荡镇的一家农产品公司想用金美良的作品做包装设计,金美良同意将所有的许可费捐给慈善基金会,出售的每一件农产品都捐给当地的公益项目。

松江两位古稀老人结缘毛泽东像章纪念馆

让红色文化代代相传

吴带着金美良参观了带有像章的纪念馆。一座红色小楼收藏了700多张毛泽东不同历史时期的工作和生活照片,300多枚毛泽东徽章和许多毛泽东经典作品,成为松江区开展红色教育的重要基地。为了展示毛泽东与松江的关系,“松江毛泽东”展区近日开幕,记录了1955年11月5日下午毛泽东专列停靠松江火车站的详细情况,听取了松江区委的工作汇报,以及毛泽东“转发松江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经验”的电报。在展览的角落里,有这些文件的来源。"历史不能模糊,所有展示的材料都必须经过充分的研究."。如今,这些藏品都是由纪念馆“馆长”吴的侄子吴建东负责管理的,他每天都要向游客讲述每一件藏品背后的故事。

松江两位古稀老人结缘毛泽东像章纪念馆

“我们都是穷孩子。没有共产党,我们就不会有现在的生活。我们必须知道如何喝水。”虽然吴已经70多岁了,他说话的时候还是充满了气。

吴从小在农村放牛长大,在三年自然灾害中放弃学业,投身农村建设。虽然他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关在“牛棚”里,但他对国家的热爱丝毫没有减少。后来,他担任上海希望工程办公室主任,参与创办希望学校,资助贫困学生,这成为他的主要工作内容。吴还带着金美良参观了他创办的全国红军小学教师培训基地和小昆山镇希望工程教师(上海)培训基地。这也是中国第一个为希望工程培训教师的基地,希望工程被称为“希望工程希望学校”。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松江两位古稀老人结缘毛泽东像章纪念馆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115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