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54字,读完约6分钟

"村里的许多小道路已经开裂下沉,影响了村民的安全。"石湖荡镇毛鑫村的驻村指导员蔡玲仪在他的居民笔记中写道。今年6月以来,在市委组织部和市农委的领导下,在区委组织部和区农委的响应下,市、区党政机关、高校、企事业单位共选拔了15名司级以上干部走出政府大院,进入松江经济薄弱村,帮助和弥补发展的“短板”。在过去的六个月里,一些居民笔记已经成为这些村庄中最新鲜和最有根据的村庄情况报告,记录了这些村庄的发展和群众的愿望和期望。同时,村指导员也利用自己的资源来传达民意和改善民生。

15名机关干部到松江区经济薄弱村驻村工作纪事

基础设施债务仍需偿还

蔡玲仪在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工作。从6月份开始,她在石湖荡镇毛鑫村担任驻校教师。由于她的职业关系,蔡玲仪更注重村里的基础设施。她在居民笔记中记录最多的是村民们普遍反映的难走问题。毛鑫村是浦南典型的经济弱势村。村级经济相对薄弱,导致基础设施(尤其是道路)债务增加。

15名机关干部到松江区经济薄弱村驻村工作纪事

交通是人民的基本生活。为了帮助解决村民们的“燃眉之急”问题,蔡玲仪和村干部们一起前往现场,对照村庄总体规划标出了问题道路的位置、面积和破坏程度,并作出了书面建议,汇总统计后提交给区驻地村工作组。这个问题很快得到镇上有关部门的重视,被列为镇上“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记住使命”主题教育中发现的16个问题之一。

15名机关干部到松江区经济薄弱村驻村工作纪事

镇领导带头修复三条最急需的道路,前往现场并布置任务。其中一条是从郑松公路到毛鑫村11组的支路,宽不到3米,长320米,涉及150户居民。另外两条是通往毛鑫村3组和6组的受损道路。经过一个月的紧张施工,三条重要乡村道路的维护和拓宽工作已经完成。如今,当走在平坦的村道上时,村民们有了真正的成就感。

15名机关干部到松江区经济薄弱村驻村工作纪事

“102名村民中,70%以上的人都是老年人,没有路灯。对村民,尤其是老年人,存在安全隐患。”来自市司法行政系统的徐泽东在新浜镇林建村担任驻村指导员,“路灯问题”成为他的“驻村笔记”中的一个高频词。

"我希望村子里的街灯很快就会亮。"毛泽东信守诺言。经过积极交流,热情的上海财经大学校友捐赠了路灯。为了达到良好的照明效果,徐泽东调查了村里的四条垂直道路和两条水平道路,发现可以使用68个通信杆,而且有30多个点需要去堵。从村口延伸至叶欣公路1公里的道路上有11根电线杆,村委会入口处安装了两根电线杆。经过计算,总共可以安装111根电杆。在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林建村的111盏路灯亮了起来。以林建村查家浜自然村为中心,查家浜路、白晨公路、白洁路等四条纵、横道路均新建路灯,102户村民的房屋前后明亮。村民们觉得村子里的夜景变得美丽了。

15名机关干部到松江区经济薄弱村驻村工作纪事

乡村的生态之美需要保持

生态优势是农村发展的宝贵资本。武松,石湖荡镇金胜村居民教师,在市水务局堤防处工作。由于武松的职业特点,他初到金胜村时就对该村的河流环境进行了调查。令他遗憾的是,这个位于黄浦江上游二级水源保护区的村庄,仍有一个小池塘,与外江长期不相连,内部家禽养殖和水质恶化。村民们报告说,由于年久失修和疏于管理,这里曾经是蚊子滋生的发臭的沟渠。尤其是在夏天,它很臭,无法接近。

15名机关干部到松江区经济薄弱村驻村工作纪事

经过与两个村委会的小组讨论,武松决定帮助小池塘“改造”。因此,武松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利用单位资源,邀请专业水利设计单位来“咨询”这个小池塘的脉搏,并计划通过清淤处理、绿化改造、小品设置、亲水平台布置等措施,将原来的臭水沟改造成一个花草环绕、供村民休闲的“袖珍公园”。该项目最终在9月底得到了镇上相关部门的批准。武松作为项目负责人,自项目开工以来,每天第一时间就来到施工现场,监督和指导施工单位按照图纸规范进行施工。目前,疏浚工程已经完成,塘边小道和水中码头的轮廓已经开始显现;水亭和绿化基本到位,美丽的水景基本形成。

15名机关干部到松江区经济薄弱村驻村工作纪事

随着生态变得美丽,工业也变得美丽。沈,一个家庭农场主,是乡村工业的领导者,计划利用这个新的园区来引进共青团所建的项目,并通过开展一系列新农村体验活动,将农业产业拓展到更广阔的方向。

还应完善社会治理

基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当市粮食局的费双波第一次来到叶谢镇石村时,他明显感到乡村治理相对粗放和落后。户籍和土地是重要的村级数据,不是统一管理的,而是分散在各行各业人员的表格和文件中。"有时一种数据有不同的口径,数据更新也不及时."如何使乡村治理更加精细化是费双波《乡村笔记》的主题。

15名机关干部到松江区经济薄弱村驻村工作纪事

为此,费双波利用自己的资源和方中信第三信息发展有限公司,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完成了东石村信息管理系统中党员管理、户籍管理、房屋管理、土地管理等几个功能模块的分类,实现了基础数据的收集、汇总、查询和统计分析,为农村管理决策提供了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极大地提高了村务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15名机关干部到松江区经济薄弱村驻村工作纪事

村务管理的推进不仅需要信息化,还需要现代化来跟上现代生活的步伐。近日,来自该市股权交易中心、居住在茂港镇黄桥村的吴对此深有感触。黄桥村正在实施农民集中居住试点项目。首批64户将很快迁入新居,第二批400多户集中居住项目将集中实施。“当农民搬到一个新社区时,他们面临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管理这个社区。小如停车和养宠物,大如公共安全和装饰,需要一套不同于以前农村地区的新方法。”吴敏锐地发现了这些问题,并将这些思想写进了《乡村笔记》。

15名机关干部到松江区经济薄弱村驻村工作纪事

如何解决管理问题?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吴首先在村委会的支持下开展了农村社区管理的研究。通过走访村民、讨论和沟通,理清了村民搬迁到集中居住区后可能遇到的问题,起草了《黄桥村社区住宿通知书》等12项制度规定,涵盖房屋验收交付、装修施工、搬迁入住等内容。,并对村民入住后的垃圾分类、宠物饲养、车辆停放、财产支付等提出建设性意见。其中,针对施工破坏房屋外观统一性的问题,制定了准入标准,明确了施工队伍的准入程序,规定每户必须先申请施工,并对装修工程提出了“三不准”的施工要求,确保房屋外观和住宅设施设备不被破坏。

15名机关干部到松江区经济薄弱村驻村工作纪事

此外,由于自由放养宠物和免费停车等管理问题,村民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习惯。一方面,吴与村民党员座谈,宣传加强居住区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他组织村民代表参观静安区大宁路街道的市级文明社区,让每个人都有一种社区管理现代化的直观感受和体验。

15名机关干部到松江区经济薄弱村驻村工作纪事

随着管理的现代化,生活也随之现代化。“农民不仅要住新房子,还要搬进新社区”。吴希望这套管理措施能让村民过上新的生活,拥有和城里人一样的设施和现代化的管理。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15名机关干部到松江区经济薄弱村驻村工作纪事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107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