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89字,读完约3分钟

走进位于华亭镇最北端的农业生产基地,一座大型设施温室正对着河北省北岸的江苏太仓市的一排高层建筑,这里是哈密瓜研究小组的实验基地。

在这片不起眼的土地上,由张旭、甘建忠、田佳夕等8位农学家组成的哈密瓜研究团队,经过10年的坚持和努力,自主选育出了“华密0526”、“华密1001”等一批优质哈密瓜新品种,并在上海乃至华东地区推广种植。其中,“华密0526”哈密瓜经过5年培育成功,成为上海第一个通过市场平台转移的农业科技成果。此外,该团队自主创新的双蔓栽培技术已成为农民一旦推广的首选栽培技术。这些年轻的农业人员能够耐得住寂寞,安心扎根于田间,克服生产中的实际困难,不遗余力地培育新品种,推广新技术。

嘉定哈密瓜研究:一项需要坚守的甜蜜事业

张旭,80后研究生,2006年毕业于扬州大学农学院,来到嘉定。“当时基地还没有完全建成,交通极其不便。嘉定市只有一条公交线路,一个小时一趟,从车站走到基地需要半个小时。”在张旭工作一周后,基地迎来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明珠,吴明珠有幸与被誉为“戈壁沙漠上的一颗明珠”的女院士一起学习、科研。

嘉定哈密瓜研究:一项需要坚守的甜蜜事业

去过哈密瓜基地的人都说这里的环境很好,空的空气很清新,但是只有张旭知道一年到头在基地工作有多无聊和辛苦。繁殖就像大海捞针。如果你失败了,你必须等待下一季重新开始。“这不像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它可以被重新发明,一些育种工作可能需要几十年才能开发出新品种。”张旭说,正是跟随吴院士工作的经历,让他放下了初入社会时的浮躁,忍受了孤独和枯燥的重复性工作,悄然扎根于农业基层一线,逐渐成长为哈密瓜研究基地的技术骨干。在他和团队同事的共同努力下,试验基地引进筛选了40多个甜瓜新品种,开展了20多个科研试验,获得了解决技术问题的第一手科研资料。

嘉定哈密瓜研究:一项需要坚守的甜蜜事业

嘉定哈密瓜研究集团还有一位“老法师”甘建忠,他是一位资深的农学家。2008年,由于一场大雪,再加上春季持续的暴雨,已经适应环境的哈密瓜被拒绝了。“当时,我们都傻眼了。种植在温室里的100多棵哈密瓜苗死了,我们不敢想周围的瓜农损失了多少。”甘建中回忆道,“半个多月来,大家都没有想到茶和米饭。他们坐在田里看秧苗,想对策。”不经意间,一名科学研究人员在死去的甜瓜幼苗中发现了一丝绿色:一个没有结果的甜瓜幼苗。这种被认为是“失败产品”的甜瓜幼苗,已经成为所有的希望。

嘉定哈密瓜研究:一项需要坚守的甜蜜事业

“我们最初使用的是单蔓种植和栽培技术。当时,我们注意到这个瓜秧,它与旁边的瓜秧联系在一起,这启发了我们。上海和新疆的土壤不同,传统的耕作技术能抵御恶劣天气。不足。”甘建中说:“所以我们尝试创新双蔓的栽培方法,用一个蔓来储存养分,提高另一个蔓的生产能力。”研究证明,该技术因其抗逆性强,提高了亩产量,并迅速推广到周边的瓜农,得到他们的高度认可。

嘉定哈密瓜研究:一项需要坚守的甜蜜事业

田佳夕刚刚离开学校,主要是在温室里观察试验品种。“在同一温室内种植近10个甜瓜品种,通过不同阶段的各种试验和数据比较,寻找更好的材料,培育新品种。”田佳夕介绍道。

有一次,基地里种了一个“泰空”品种。第一年的成绩单让研究团队非常兴奋,无论是外观还是各种数据都让人眼前一亮。然而,由于其“突变”性状不能稳定维持,最终不得不放弃研究,但这为“泰空种子”的研究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嘉定哈密瓜研究:一项需要坚守的甜蜜事业

嘉定哈密瓜研究集团有一条不成文的经验——坚持把简单的事情做好不简单,坚持把普通的事情做好不平凡。如果他们坚持自己的初衷,他们就会坚持这个美好的事业,把他们的美好献给全国人民。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嘉定哈密瓜研究:一项需要坚守的甜蜜事业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94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