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67字,读完约3分钟

3月1日,上海爱卫会和上海市防治肺炎领导小组环境整治小组共同发起了“春季爱国卫生运动”。建筑工地、沿街商铺、商业建筑、住宅小区、绿色公园、农(集)贸市场、卫生设施等七类场所是群体防控和联合防控的重点。3月1日,记者来到嘉定区黄都大居(一期)09a-08栋共有产权保障性安居工程施工现场,体验了上海首个“人工智能”防控体系。

工地动态一览无遗 嘉定开启“人工智能”防控系统

作为嘉定第一个在建复工项目,黄都大居(一期)09a-08地块共有一个产权房项目。在施工高峰期,大约有400名经理和建筑工人从外地返回上海。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工期紧迫,复工压力巨大。

记者在现场看到,进入施工现场前的建筑防疫通道分为测温区、登记区、防疫物资发放区和消毒区。当所有工作人员第一次进入时,他们需要通过身份证阅读器输入自己的身份信息并收集面部照片。平台系统会生成个人文件,以避免交叉感染。当工人每天上班时,系统检查信息,设备自动检测工人的体温,并进行人脸识别。如果工人温度异常,或者非施工人员进入,系统会自动报警,并直接推至智能管理平台。

工地动态一览无遗 嘉定开启“人工智能”防控系统

据嘉定区建设管理委员会主任董爱华介绍,该智能管理平台是今年1月开发的,分为安全管理、质量管理、人员管理和物资管理七个部分。COVID-19的肺炎疫情防控充分体现了平台七大功能板块“应急管理”的优势。通过自动采集、自动测温、实名验证、信息预警四大功能,数据记录可追溯、报告及时、无遗漏,实现24小时监管模式。

工地动态一览无遗 嘉定开启“人工智能”防控系统

“这就像打开人们的‘五种感官’,并在嗅觉、视觉、触觉和听觉等各个方面对其进行管理。”董爱华介绍说,视野是指施工现场的摄像头。占地46,000平方米的施工现场配备了多台摄像机,可以将整个施工现场尽收眼底。气味是指监测灰尘的质量等。空气,听觉是指监测施工现场的噪音,触觉是指通过扭矩和位移等传感器感知施工安全。目前,嘉定区约有15个建筑工地已接入该系统,预计3月中旬将有50个建筑工地接入,嘉定区所有符合条件的建筑工地到3月底将全部覆盖。

工地动态一览无遗 嘉定开启“人工智能”防控系统

在工人宿舍区,记者发现每个宿舍只有三张床,一名工作人员正在给每张床消毒,宿舍外的洗手池装有洗手液。据施工现场负责人介绍,从重点区域返回上海的人员将安排一人单独观察,观察期满后将转移到三人宿舍,人均居住面积将增加到6平方米。"原来的宿舍是六个人的房间,现在减少了人们聚集的密度。"

工地动态一览无遗 嘉定开启“人工智能”防控系统

此外,嘉定区城管执法局注重分类指导和精细控制,大力有序推进沿街商户防疫复业工作。对于已开业的门店,依托信息技术提高商户防控效率,建立“一店一档”信息库,加强日常指导和动态监管。通过“防疫通讯”微信小程序的开发和应用,将信息收集、宣传和通报、日常管理和控制全面覆盖全区沿街商户。利用“微信扫街二维码”提高信息采集、智能分析和动态监管能力。截至2月27日,经过全面检查,嘉定区沿街共有15184家企业,开业6946家,占企业总数的46%。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工地动态一览无遗 嘉定开启“人工智能”防控系统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92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