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91字,读完约4分钟

打开嘉定区慈善基金会的记录簿,自疫情爆发以来的每一次捐赠都有清晰的记录。第一次捐赠是在1月28日,当时一位市民捐赠了100元,捐赠的目的是:预防和控制武汉市COVID-19区的肺炎。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地区慈善基金会几乎每天都收到捐款,捐款意向上都写着“COVID-19肺炎预防和控制”。从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到退休干部和普通公民,整个地区的人民的心受到了流行病的影响,他们都慷慨地捐赠了金钱和物资。

嘉定区慈善基金会

截至目前,嘉定区慈善基金会已收到78笔用于防疫活动的专项捐款,共计793万元。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普通但温暖的故事。

在疫情期间,市慈善基金会开通了几个在线捐赠渠道,以降低市民外出的感染率。然而,地区慈善基金会的线下捐赠继续流动。"许多老年公民习惯于捐钱,他们感到更自在."地区慈善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2月14日,江桥镇晋中社区工作人员毛接到捐款电话。打电话的是刘国振,一个想捐1万元的居民。“这么多!好好想想吧!”毛在电话里,半开玩笑地对他说。刘国振是一位81岁的老人,独自生活在社区里,没有孩子,通常靠每月5000多元的养老金生活。一万美元的捐款对老年人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我想说清楚,平时生活就够了。这笔钱能帮上一点忙。”在另一端,刘国振的态度非常坚定。挂断毛的电话,来到他家。

嘉定区慈善基金会

一进门,刘国振就递给毛李沁一叠新的100美元钞票,这是他几天前刚从银行取出来的。毛告诉李沁,这笔钱将通过区慈善基金会汇到市总会的账户,然后捐给武汉。老人频频点头。“把它交给国家,我可以放心。”在交谈中,我了解到这不是刘国振第一次捐钱。当他在汶川地震时,他也捐了一份爱。他的愿望很简单:尽力帮助那些能帮助的人。

嘉定区慈善基金会

当她拿到毛的捐赠发票和证明时,李沁又敲了刘国振的门。“非常好。”老人仔细看了一会儿,然后把它们剪下来挂在门边的墙上。临走时,他还提出了自己唯一的要求——不接受媒体采访。

长期经营女装业务的储君,在没有咨询家人的情况下捐赠了2万元。这次捐赠也成为流行期间地区慈善基金会收到的最大的个人线下捐赠。疫情爆发后,储君的生意受到很大影响,原材料、员工工资和房租的短缺都使他缺钱。“每个人都有难处。”尽管商业形势不容乐观,但他仍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抗击疫情。当他得知捐款时,他突然感到前所未有的踏实和满足。“这种感觉不能通过出售任何爆炸性的女装来获得。”。

嘉定区慈善基金会

2月10日,区慈善基金会收到个人捐款1万元,用于嘉定区的疫情防控。捐赠者是陈静。当他接到记者的电话时,他非常惊讶。“没什么大不了的。”他说。疫情爆发之初,他看到社区和路口的防疫人员工作压力很大,深受感动,于是以夫妻名义捐款。他的善行也得到了在美国学习的女儿们的称赞。现在,这种流行病正在全世界蔓延,他担心他女儿的情况,但他仍然要求她“如果她能回来就不要回来。”。他开玩笑说,中国的防疫压力也很大。“不要给祖国添乱。”

嘉定区慈善基金会

自疫情爆发以来,区慈善基金会收到的所有捐款都已收进市慈善基金会的账户,捐款信息每天更新,并在市慈善基金会的官方网站上公布。

自疫情爆发以来,这种热心肠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嘉定发生。

1月31日,安亭镇苏河源社区居民吴女士向社区防控一线工作人员捐赠了2000个口罩。

2月5日,环卫工人周和他的朋友蔡伟满向湖北省武汉市捐款4000元。

2月11日,蔬菜店老板严明捐赠了5000公斤蔬菜帮助社区抗击疫情。

2月13日,12名农民工将1890.6元的爱心钱送到了马鹿派出所。

2月17日,在一线医务人员忙于防疫控制和每天吃方便面的时候,南翔居民王长龙和他的爱人向南翔医院和南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捐赠了1000公斤大米。

2月19日,华亭镇茅桥村的94岁老人杨兆莲将他的退休金8000元捐给了武汉抗击疫情。

3月3日,流动党员许以10万元的价格购买了15台进口呼吸机,并捐赠给武汉当地医院。

3月5日,嘉定区小学四年级学生宋将参加全国编程竞赛所得的奖金捐给了医院。

3月17日,为应对特殊时期的蔬菜短缺,上海严俊果蔬专业合作社向社会免费捐赠了1200磅“爱心蔬菜”...

正是这些涓涓细流的“捐赠”成为我们阻止疫情的强大力量!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嘉定区慈善基金会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92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