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49字,读完约6分钟

据闵行区新闻报道:你想去大观园感受一下颛桥剪纸的独特魅力吗?

你想看看阿姨和妈妈如何用钩针编织时装吗?

上海谚语历史悠久。你想去浦江镇学习上海谚语吗?

今年是闵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第十个年头。为了近距离接触非物质文化,感受非物质精神,闵行区的各个街道和城镇都带来了精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让我们看看是否有你喜欢的人

非遗留活动的连连看

值得一提的是,在颛桥文化体育中心,你可以看到颛桥剪纸的传承和发展历史,4个系列的颛桥剪纸和一些获奖作品,包括剪纸继承者和网球大师莫雷完成的剪纸作品。此外,还有一系列剪纸衍生品、剪纸瓷器、剪纸教材等。也在这里展示,让你从基本的设备上了解剪纸工具,感受到砖桥剪纸的独特魅力。

闵行非遗活动精彩纷呈 来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吧

莘庄镇以钩编技艺闻名,是上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钩针编织已经从最初的传统手套、帽子、鞋带和桌布发展到时装、床上用品、连衣裙、各种日常用品、窗帘、镶嵌物、提花、花边花、钩针编织的精致作品、立体作品等等。编织的作品种类繁多,百花齐放,既有实用价值,又有欣赏和收藏手工艺品的价值。当你欣赏这些精美的作品时,你还会学到濒临失传的莘庄钩针,并刷新你对钩针的理解。

闵行非遗活动精彩纷呈 来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吧

闵行的非遗产是什么?

上海谚语、马桥舞狮、上海民族乐器制作技艺、江南丝竹、七宝皮影戏...目前,闵行区已有40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13处同时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上海谚语”、“马桥舞狮”和“上海民族乐器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闵行非遗活动精彩纷呈 来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吧

那么,你对这么多非遗留项目了解多少?在这里,我为每个人选择了六个非遗留项目,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1。上海谚语(国家级)

项目保护单位:浦江镇文化体育发展中心

上海谚语被视为上海语言的精华和上海文化的亮点。它们被收录在陈行人胡祖德主编的《上海谚语》和《上海谚语》中。它们是上海最早的民间谚语集,反映了上海古老的农村农耕生活和普通百姓的生活方式。陈星地区是“海神”秦雨波的故乡。分区是稳定的。每个村子的房子里都有很多人能唱会说。他们用简单而有趣的词语,浓缩了当地的风俗,评论了世界的美丑,反映了自己的喜怒哀乐,调整了周围的人际关系。它充满了口头文学的独特魅力,凸显了当地人的智慧和美德。

闵行非遗活动精彩纷呈 来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吧

2007年6月,陈星歌谣和谚语被列入上海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1年6月,上海谚语被列入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马桥手舞狮(国家级)

项目保护单位:马桥镇文化体育发展中心

马桥舞狮起源于狮子灯,其道具造型独特,用手绑着。舞蹈结合了灯光、杂技、武术和民俗,表现出一种精致动人的表演风格,充满了自娱、快乐与和平的艺术感染力,具有三大价值:祈福、娱身心、强身健体。数百年来,它一直是当地主要的季节性习俗舞蹈之一。

闵行非遗活动精彩纷呈 来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吧

2007年6月,马桥舞狮被列入上海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1年6月,马桥舞狮被列入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上海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国家级)

项目保护单位:上海第一民族乐器厂

上海的民族乐器生产工业始于清朝。1956年,上海86个民族乐器作坊合并成一个民族乐器合作社。1958年7月,上海第一民族乐器厂成立。1969年底,第一民族乐器厂迁至新庄镇。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创新,上海第一民族乐器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民族乐器生产基地,其二胡、古筝、琵琶荣获2008年“上海名牌产品”称号。通过将历史、色彩和美学元素融入民族乐器的制作工艺中,并结合造型、雕刻、绘画和镶嵌工艺,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艺术特色。

闵行非遗活动精彩纷呈 来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吧

2009年6月,上海民族乐器的制作技艺被列入上海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1年6月,上海民族乐器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莘庄钩针编织技能(市级)

项目保护单位:莘庄镇文化体育发展中心

莘庄钩编,在当地俗称“结花边”和“钩花”,属于外贸“抽纱制品”。它是一种以棉线为主要材料,以钩针为工具,按图案手工编织的特殊工艺。

2007年6月,莘庄钩针编织技艺被列入上海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5月,莘庄钩针编织技艺被列为上海传统工艺美术。

5。上海精细雕刻(市级)

项目保护单位:上海天喜艺术有限公司

范是上海版画的代表性传承人,师从书法博士生导师欧阳,师从微型版画艺术家陈银山。经过30多年的努力,他的精细雕刻技术已经有了坚实的基础,包括绘画、书法、刀法、醒目、依靠意念和静止的作品,用刀代替笔,在几毫米内雕刻出精美的书法或绘画。他的作品有书法、绘画和篆刻,风格独特。

闵行非遗活动精彩纷呈 来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吧

2011年6月,上海精品雕刻被列入第三批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京剧大师脸谱画(区级)

项目保护单位:虹桥镇文化体育发展中心

京剧脸谱形成于清代乾隆年间,并在民国初年的沪剧《大码头》中得到完善。从1940年开始,脸谱大师倪伟明就观察著名京剧角儿的化妆步骤,并通过素描将其复制在纸上。他的分数是真实的,他的位置是准确的,他的线条是精确的,他的笔画是平滑的,他的颜料是精致的。他全面记录了京剧前辈的舞台乐谱,其中大部分至今仍保存着。

闵行非遗活动精彩纷呈 来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吧

2014年6月,著名京剧脸谱被列入闵行区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果我们热爱古人,我们就必须是邻居。古人留下的文化财富尤其珍贵。在保护和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道路上,闵行的非遗传传承人守护了这些文化瑰宝10年,让每个人在关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都能充分感受到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和源远流长的历史古迹。当然,闵行的非物质文化并不仅限于此。如果你想知道更多,那么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闵行非遗活动精彩纷呈 来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吧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87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