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39字,读完约8分钟

据宝山区介绍,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交易平台上,来自立陶宛的舞蹈节与来自英国和法国的两个舞蹈团对视。来自三个国家的代理人在上海握手,并反复说“惊喜”和“稀有”。这背后的大数据是2017年艺术节演出交易会的五天收获:223个国内表演艺术项目达到了“走出去”的意向,154个海外项目达到了“引进”的意向,36个国内外风险投资项目达到了意向。因为上海演艺市场的声誉正在增长,它将在不久的将来到来。来的人越来越多,交易的游戏质量逐年提高,平台的声望自然提高,稀罕的东西逐渐不稀罕,惊喜和收获每天都有。

海纳百川打造亚洲演艺之都 让艺术家从这里走向世界舞台

从一个家庭到一片美丽的森林——类似的风景出现在上海表演艺术的许多侧面。

大型交响合唱《远航》中有一个著名的故事。90后音乐家龚天鹏回望革命先辈的最初心灵,继承了民族血脉中的红色基因,从党的诞生地出发,传递了“航海”的艺术动力。这在上海不是一个孤立的案例。

上海原创舞剧《朱傲》将于下月在美国纽约林肯中心(Lincoln Center)登台,但“她”只是2018年带着翅膀飞翔的“头鸟”,明年上海优秀的海外舞剧也不例外。 由上海歌剧院和上海大剧院联合制作的《阿依达》很快就被“杀死”,同样由两家公司联合制作的《图兰朵》在开具发票后被销售一空。

海纳百川打造亚洲演艺之都 让艺术家从这里走向世界舞台

“鼓励创新,鼓励业绩,繁荣市场”。收录前几天发表的文创“50篇文章”,就是把小概率变成大概率。上海想建设亚洲的表演艺术之都。上海的表演艺术创作从“高原”走向“高峰”。向世界展示中国元素和讲述中国故事至关重要;同样重要的是,要注重提高上海的艺术集中度,让人们从日益密集的“首映式”和他们家门口的剧院中获得充分的快乐。

海纳百川打造亚洲演艺之都 让艺术家从这里走向世界舞台

提高创建和执行的能力

支持美术的不是“国有”或“私人”,著名艺术家仍然是新人;有一组数据为“人们玩”重大节日和展览铺平了道路: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上海共有1669个表演主题。其中,有145个持牌剧院和空演艺厅、285个演艺团体和1239个演艺经纪。2016年,上海剧院举行了16000多场各种类型的演出,观众超过1000万,票房约15亿元。简单比较一下,上海有18所国有艺术院校,人民中有无数的“大师”。

海纳百川打造亚洲演艺之都 让艺术家从这里走向世界舞台

因此,在文创的“50条”中,无论是从支持和鼓励美术创作方面,还是从合理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方面,都强调企业的主体不分大小,国有还是民营。

事实上,在新政出台之前,上海对私立大学和团的支持逐年加强。

自2011年起,上海每年为民办高校和剧团设立500万元专项资金,并在场地租金、专家讨论、演出活动、创意排练等方面给予支持。2016年,专项资金将增加到800万元。今年上半年,一些民办院校的优秀剧目首次被列入“高雅艺术走进校园”的发行名单,许多高校也通过这种方式观看了田芸赵松涛的相声剧《紫月》。不久前,上海还在北京上演了上海话剧《绿岛情歌》、话剧《永远的尹雪艳》、话剧《惠现房》、儿童剧《新葫芦兄弟》和音乐剧《致命的咖啡》等民办院校的优秀剧目。

海纳百川打造亚洲演艺之都 让艺术家从这里走向世界舞台

支持优秀的艺术作品,无论其来源或资质如何。文创的“50篇文章”把鼓励“青年支持计划”和“新人新作品”与鼓励著名艺术家来上海演出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据说上海有四季。其中,春季的“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和晚秋的上海国际艺术节是青年艺术家的展览平台。

龚天鹏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位年轻的钢琴家在2014年转而作曲,并在上海爱乐乐团定居,该乐团得到了“扶轮青年计划”的支持。今年的“上海之春”举办了他的第一场个人音乐演唱会。在今年的艺术节上,他因为《远航》成为了历届开幕作品中最年轻的创作者。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主席王娟有一个形象比喻:“艺术节就像一座金字塔,塔尖上有中外著名团体的经典作品,塔尖上有传递力量的青年部,还有巨大的公益部,如“艺术Day/きだよ 0/“艺术教育”。这样,它就是艺术的盛会和人民的节日。"

海纳百川打造亚洲演艺之都 让艺术家从这里走向世界舞台

优化表演艺术设施的布局

重点支持八个表演艺术集会;从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和其他“思想引擎”中汲取营养。在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一侧,宝山长滩音乐厅即将奠基第一桩;在它的背后,中国3d印刷文化博物馆刚刚开门;宝山区文化中心将作为宝山文化艺术中心重新亮相——这只是黄浦江上的一个小变化。近年来,上海新建和改建的主要文化设施随着城市水系向公众开放。

海纳百川打造亚洲演艺之都 让艺术家从这里走向世界舞台

乍一看,有些场馆可能不属于狭义的表演艺术设施,甚至不属于文化产业,如上海图书馆东馆和上海博物馆。“要衡量一个城市是否是国际文化大都市,有时你可以去她的博物馆、图书馆和美术馆。”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荣跃明说:“一个城市的人文氛围往往取决于人们如何从艺术机构获得灵感。”

海纳百川打造亚洲演艺之都 让艺术家从这里走向世界舞台

因此,许多重要的文化和艺术设施被称为“思想引擎”,是激发人们创作灵感的空载体。

随着“50条文化创意”的推出,功能定位更加清晰的演艺设施布局应运而生。根据政策规划,上海将重点支持建设八个演艺聚集区:人民广场周边的演艺活力区;以奉贤九墅(上海)未来艺术中心和青浦虹桥百老汇剧院群为重点的郊区剧院;徐汇河畔剧团;世博园区旅游演艺剧团;现代戏剧谷剧团;复兴路汾阳路音乐街;四川北路戏剧集团;天山路商业剧院集团。其中一些旨在改善上海表演艺术文化的不平衡发展,而另一些专门从事音乐,戏剧,旅游和娱乐。值得一提的是,新建的“上海梦中心”徐汇滨江剧院集团将与纽约百老汇和伦敦西区建立合作关系。谁能说上海的西海岸在未来不会是新崛起的百老汇或西区?

海纳百川打造亚洲演艺之都 让艺术家从这里走向世界舞台

“为了营造城市的文化氛围,剧院和剧场都承载着空.我们还将通过合理利用现有土地和推广“艺术商圈”,让市民沉浸在丰富的艺术氛围中。”上海市文化电影电视局艺术总监吴晓明告诉记者,鼓励演艺资源进入商业综合体,推广“艺术商圈”将是上海市文化电影电视局和市商务委下一步继续加强的品牌。“这不仅是准确分配文化资源、公共福利和造福人民的举措,也是支持实体经济和为‘上海购物’提供文化支持的举措。”

海纳百川打造亚洲演艺之都 让艺术家从这里走向世界舞台

自2016年11月“艺术商圈”在黄浦区试运行以来,著名京剧艺术家严庆谷在冷清的大商场里大受欢迎,上海油画雕塑院的一些展品也为即将离开浦东国际机场的旅客留下了浓厚的中国色彩。未来,“时代风格——上海现实主义艺术创作项目”的部分作品也计划进入商场和机场。

海纳百川打造亚洲演艺之都 让艺术家从这里走向世界舞台

培养优秀的表演艺术市场参与者

从继续深化“一团一策”改革,到扶持和鼓励各类演出经纪机构,在整个演艺生态产业链中打造“50个文化创意”,这是上海各项工作中的标杆意识。那么,面对世界著名城市,上海在表演艺术产业中的优势在哪里呢?

在新政中,“培养优秀的表演艺术市场参与者”被特别标明。首先,要继续深化国有文艺院团“一团一策”分类改革,增强国有文艺院团的市场竞争力。

不久前,上海歌剧艺术中心“东方韵”在北京演出。北京的一些评论家称赞它“不仅让观众欣赏具有地域特色的歌剧、戏剧和著名艺术家,而且对剧目的创作、继承和发展以及演出市场的发展都有启发作用。”“东方韵”是上海歌剧艺术中心组织剧团演出的文化品牌。去年,北京上演了许多新戏,这使得首都的观众尽了最大努力。今年,有几部《石头记》被搬了出来:上海上海剧院的《雷雨》、上海昆曲剧团的《长生殿》、上海京剧院的《曹操与杨修》,这几部戏在北京都很有名。评论家龚鹤德称赞《长生殿》原著难演,上海昆剧团把对簪盒的热爱与唐朝的兴衰结合起来,从而重新焕发了它的活力。

海纳百川打造亚洲演艺之都 让艺术家从这里走向世界舞台

此外,他们在创新、个性和独创性方面也有自己的优势。继朱奥之后,上海歌剧院、上海京剧院、上海杂技团和上海芭蕾舞团明年都将以优秀的作品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这一切都表明,“一团一策”改革“脱离群众、脱离游戏、脱离影响”,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

海纳百川打造亚洲演艺之都 让艺术家从这里走向世界舞台

如何进一步挖掘发展潜力?"上海需要更强大、更有远见的演出机构."荣跃说,“一个好的经纪人可以充分整合和调动资源,这样艺术家就不用担心演出市场,剧院也不用担心场地空.如果你表演得越来越频繁,剧目就会有无穷无尽的生命力,艺术就会在舞台的打磨中得到完善。”同样,市文化广电总局局长余秀芬透露,上海将建设一批具有表演元素交易功能的表演艺术交易市场,鼓励举办剧目版权、场馆剧院、设施设备、服装化妆道具等表演艺术元素交易会,打造更具权威性和透明度的票务平台,打造表演艺术产业的完整产业链。

海纳百川打造亚洲演艺之都 让艺术家从这里走向世界舞台

在整个表演艺术生态中,未来“去上海看戏”将是一个吸引人的问候。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海纳百川打造亚洲演艺之都 让艺术家从这里走向世界舞台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78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