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58字,读完约4分钟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的精神、文化和学习需求迅速增长,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层次的需求。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对长宁区老年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化老年教育发展迫在眉睫。为促进新形势下长宁区老年教育的发展,长宁区对本地区老年教育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找出了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并采取了有效措施。

活到老学到老 长宁打通老年人学习 “最后一百米”

目前,全区有11所老年教育机构,覆盖老年大学(老干部大学)和10所街道(镇)老年学校;现有约50名全日制高级教育人员和约1200名兼职教学和管理人员。长宁区老年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然而,随着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口的急剧增加和学习需求的增长,反映出一些管理体制和办学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和不匹配。

活到老学到老 长宁打通老年人学习 “最后一百米”

例如,老年教育的专业管理相对薄弱。自2012年以来,上海依托社区学院等载体,先后在东、西、北、南建成了5个市级老年大学校园,并先后建立了11个老年教育专业发展中心,开展不同层次的老年教育指导、管理和工作推进。这就要求区级加大对老年教育的整体管理,并相应加强专业管理队伍。

活到老学到老 长宁打通老年人学习 “最后一百米”

又如,老年人的学习需求不断提高,老年教育机构的影响力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时间的推移,旧大学和旧城镇的办学物质化趋于饱和,导致教学场地短缺,优质课程和师资短缺。此外,老年人对学习环境、设施和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老年体育的服务量远远不能满足老年公民的需求。因此,区级老年大学和社区学院不断开展课程建设和教师专业培训。在此基础上,如何更好地加强养老教育体系与社区教育体系之间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形成长效机制,是调查中反映的进一步探索的重点。

活到老学到老 长宁打通老年人学习 “最后一百米”

为深化长宁区老年教育发展,进一步加强老年教育管理顶层设计,长宁区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牵头规划全区老年教育工作,形成了长宁区整合各方资源、共同推进的老年教育管理新模式。

为适应城市和地区老年教育专业发展的要求,建议在社区老年院校相关部门设立专门的管理辅导员,以适应11个中心的业务工作。通过区教育局的协调,区终身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和区老年大学设立的30%的管理岗位调整为教师岗位,以吸引更多的专业人员加入老年教育。调整后,相关教师可以在老年大学和街道社区老年学校任教,并通过城市社区教育职称序列实现专业发展。

活到老学到老 长宁打通老年人学习 “最后一百米”

通过区老年小组办公室的协调和区终身教育指导服务中心的具体实施,加强社区老年院校在课程开发、资源建设和师资培训等方面的资源整合和共享。目前,已在社区教育区建造了15本教科书和80本校本教科书,并在老年大学建造了20本校本教科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供老年教育系统选择的资源目录,并将教师培训纳入了区内相关的专项培训,统一实施。

活到老学到老 长宁打通老年人学习 “最后一百米”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老年教育,鼓励各类社会培训机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教育服务,并探索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支持博物馆、体育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设施参与老年教育,为老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场所和条件。

活到老学到老 长宁打通老年人学习 “最后一百米”

老年教育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信息化优势,拓展老年教育网上空室。依托“数字化长宁学习”网络,我们建立了网上高中和基于云的教室,并为“网上高中教育”提供了约5000门各级课程。作为实质性学习的有效补充,它不仅有助于解决老年大学场地、教师和设备不足的问题,而且为老年学习者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以满足更多老年人的不同需求。

活到老学到老 长宁打通老年人学习 “最后一百米”

部长的证词

地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地区学习办公室主任王小六:

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对长宁区的老年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我作为区学习办公室主任所关注的民生和教育问题。目前,长宁区已有1所老年大学、10所街道老年学校、185个教学点和100多个睦邻学习点建立了分级分类的老年教育服务体系。然而,通过调查发现,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在专业化管理、优质资源共享和智能化支持服务等方面仍存在发展不平衡和不足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地区学习办公室将注重“精确应对”,通过加强地区老年大学的专业师资力量、建立一所提供5000多门在线课程的老年在线学校、建立一个老年社会学研究网站和提高服务水平,努力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活到老学到老 长宁打通老年人学习 “最后一百米”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39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