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211字,读完约16分钟

据徐汇区介绍,由著名建筑师Hudec设计的五康大厦是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位于淮海中路、五康路和兴国路的交叉口,与余庆路和田萍路相对。由于武康路与淮海路之间的夹角不到30度,所以它有一个像帆船一样的独特形状。

赵丹、王、秦毅、孙道林、郑、王等文化名人曾是武康大厦的住户。今天的武康大厦仍然保留着近百年前留下的完整的主楼、附属楼和车库,有100多个家庭住在那里。

照片说明:武康大厦

自2014年起,在湖南街道和居民的支持下,武康大厦口述历史的行动开始了。以陈保平、陈为组长,以武康大厦为纽带,采访了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景观保护区居民、建筑管理者和总规划师。受访者出生于20世纪20年代至80年代,在20世纪50年代至2007年间呆了近60年。

住在徐汇武康大楼 他们的口述 是历史的血肉

在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生活在武康大厦》一书中,武康大厦的日常生活和公共记忆在居住者的口述中变得清晰。

生活的日常本质和在那里的感觉

上官新闻:一家的故事写在《海上花遗骨》上(陈著),他们与武康大厦关系密切。这是进入武康大厦的动机之一吗?

陈(作家,《住在武康楼》一书的作者):的女儿姚瑶生前住在武康楼的一个朋友家里,但这不是我想成为武康楼居民口述历史的主要原因。就建筑价值而言,武康大厦不仅是国家保护建筑,也是历史文化区的标志性建筑,对上海具有重要意义。从居住者的角度来看,住在这栋楼里的人的分布非常明显,但有一点保持不变:这里的居民总是社会的中等收入阶层。在时代的剧变中,我们可以从居民的构成、他们如何看待自己的历史,以及他们对个人历史的阐述和看法中看到这个时代的阶层,我们可以在这个阶层中感受到时代的印象和情感。

住在徐汇武康大楼 他们的口述 是历史的血肉

描述:307房间有完整的彩色玻璃

上官新闻:武康楼的口述历史项目始于2014年,直到《生活在武康楼》出版,历时6年多。这个项目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

陈:我一直希望能保存上海经典街区居民的口述历史。这个理想是从我写《上海的风雪》开始的,但是我自己无法完成这个尝试。没有团队,我们不能把居民的口述历史留给一个街区甚至一栋建筑,这样才能保存城市人的记忆和地方历史在巨大变化中的丰富细节。

住在徐汇武康大楼 他们的口述 是历史的血肉

武康楼口述历史项目刚开始时,我病了,需要休息一段时间。为了防止项目被迫停止,陈保平前来帮忙,主持了整个口述历史项目的初步调查、会议、团队建设、问卷设计和大部分访谈。应该说,这本书是我们两人之间的一次重要合作,但最重要的作者不是我而是陈保平。

住在徐汇武康大楼 他们的口述 是历史的血肉

陈保平(资深媒体人,《生活在武康大厦》的作者):前期准备工作花了很长时间,包括选择采访对象和获得同意进入现场。有些面试官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例如,王老师文隽不得不等待她康复;有些人出国了,不得不等他们回来。

住在徐汇武康大楼 他们的口述 是历史的血肉

描述:王接受采访

陈:我们经历了很多艰难的时刻,如筛选受访者,参与口述历史的居民与街道合作,删除一批,增加一批,确保居民的独特性、完整性和代表性。每批听写完成后,有必要召开一次全体专家小组会议,讨论这部分内容是否基本可用,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澄清。召集所有专家团队成员参加下午或晚上的会议并不容易。

住在徐汇武康大楼 他们的口述 是历史的血肉

口述历史的内容只是这本书的材料。出版社的编辑加入后,他做了一个完整的系统设计。根据风格,我们补充甚至重组了专家小组会议的内容。所有的专家无私地帮助了这个项目,这是一个温暖的记忆。专家小组最初有上海大学的沈教授,他同意我们统一口述史表。中途,他突然生病去世,留下一位重要的社会学家从专家团队中失踪。他的朋友,华东理工大学的曹金清教授来帮助沈先生完成他未完成的任务。后来,在会上,曹小姐坐在沈小姐原来的座位上。想一想这一切并不容易,但也是值得的。

住在徐汇武康大楼 他们的口述 是历史的血肉

描述:已经召开了许多专家会议

戴江(同济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生活在武康楼》主编):在收到武康楼居民口述的稿件后,经过编辑小组讨论,很快确定了《生活在武康楼》的书名。作为关键词,武康大厦必须出现;“生活”和“存在”突出了说话者与武康大厦的关系,也突出了“生活”的日常性和“存在”的感觉。

住在徐汇武康大楼 他们的口述 是历史的血肉

从采访开始,整本书将被采访者分为两部分:建筑居民和相关人员,给读者内部和外部的视觉体验。在文体上,它旨在让读者首先了解每个演讲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出生时间、职业、居住地和在武康大厦的停留时间等。,并摘录采访中的精彩话语。这样,在阅读采访内容之前,读者已经可以在脑海中形成说话者的肖像,阅读时会有一种情景感。采访后记的功能类似于叙述,是对采访者所学相关信息的补充,也是对采访工作的总结。在书的最后,介绍了五康大厦居民的口头工作记录,从最初的工作计划到会议记录,希望能给同行提供参考。

住在徐汇武康大楼 他们的口述 是历史的血肉

描述:《生活在武康大厦》内页

这本书的设计者莫淑君是一位老上海人。为了让整本书呈现出一种“非常上海”的氛围,他特意去参观了他熟悉的武康大厦。封面上,武康大厦的图像是用负片处理的,一个人的名字是用紫外线打印出来的。他们都是曾经在武康大厦居住或工作过的人。他们的名字,如浮雕和流星,穿过建筑物的阴影。

住在徐汇武康大楼 他们的口述 是历史的血肉

陈保平:从风格和设计到补充每次采访的后记,编辑部都提出了很好的意见。这本书出版已经快三年了。这真是一项缓慢的工作,但我们不敢说这一定是细致的工作。

上官新闻:《住在武康大厦》展示了13位武康大厦居民的口述记录,他们分别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2000年以后搬进来。这些对象是如何选择的?这是否反映了武康大厦的历史背景?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它经历了人口迁移的过程,然后是一个相对稳定和停滞的时期。新世纪过后,人们又搬家了。

住在徐汇武康大楼 他们的口述 是历史的血肉

陈保平:正如我在“他们的集体记忆”的序言中所描述的,这些居民的代表性是他们的居住与时代和产权变化的关系。不幸的是,1949年之前没有家庭。我们去湖南路派出所查了当年的户籍,在图书馆的资料中找到了当年的居民名单,也作为补充收录在书中。

住在徐汇武康大楼 他们的口述 是历史的血肉

图片说明:704房间过道

诚实和真诚是口述历史的真理

看新闻:进行口述历史采访需要做哪些准备?

陈保平:这是我们第一次尝试居民口述历史,摸着石头过河。一些经验:首先,目标应该明确。你为什么要做这个口述史?其次,我们应该做一些案头准备工作,了解这个地区的历史和现状。第三,依靠街道和居委会的作用。他们是采访者进入现场的组织者和协调者。

住在徐汇武康大楼 他们的口述 是历史的血肉

陈:从我的经验来看,参与口述历史的当地政府和居民似乎应该在思维上达成共识,愿意为自己的城市和居住的房子留下宝贵的历史记忆。

可以说,没有时任湖南街主任的李侃和时任副主任的陆云的热情支持和帮助,没有他们对这个街区历史的浓厚兴趣和责任感,没有参与这个项目的叙述者的历史责任感,我们不可能完成这个口述历史。

图片说明:武康大厦部分

吕征(发芽杂志编辑,武康大厦口述历史项目成员):拜访普通人有点像挤牙膏。大多数人在镜头前很长时间都不说话,所以游客应该有足够的耐心。一些演讲者已经提前准备好了大纲,并与他们的家人逐一核对了相关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姓名,但是这样的演讲者很少。如果我们能在同理心上找到突破,回忆和讲述会更容易。

住在徐汇武康大楼 他们的口述 是历史的血肉

看新闻:做口述历史项目比收集写作材料更复杂吗?

陈:这两份工作都很有趣。做口述历史更像是在非小说写作之前做调查,处理特定的人和记忆。当听个人故事时,一个人的心里应该永远有一个大的历史尺度。

例如,在学习数学时,这与X轴和Y轴非常相似。个人历史应该用X轴和Y轴上的一个点来标记,这样就可以显示出一条时间丰富的曲线。在我的想象和实践中,个人历史充满了个人情感,这是一个带有个人视角的历史片段。它充满了个人的时代经验和个人心中的历史涟漪。这些波纹不会在X轴和Y轴上标记,但X轴和Y轴上的这一点使历史变得可触摸。

住在徐汇武康大楼 他们的口述 是历史的血肉

从写作的角度来看,在完成口述历史之后,非小说写作才刚刚开始。在非小说类写作之前,有一个漫长的调查和分析过程,文学写作需要锻炼。在锤炼的过程中,文学将赋予个案更广泛的接受和更深刻的历史感。

照片说明:607房间的窗台

陈保平:口头记录的困难在于你必须尊重说话人,不能修改。但是人们记忆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令人怀疑。因此,我们的提问会考虑他们共同的记忆,相互补充,相互印证。当时电视台播放了个别采访者的记录,后来一些居民提出了问题,所以我们做了补充采访。口述历史不能代替历史研究,但它为历史研究者提供了更丰富的史料。

住在徐汇武康大楼 他们的口述 是历史的血肉

新闻:口述史的确追求“真实”,但记忆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偏离,不同的人的不同角度也会产生叙事差异。

陈保平:口述历史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一直是学术界有争议的问题。毕竟,人的记忆是不完全可靠的,人性也有趋利避害的弱点。幸运的是,我们大部分的口述都是关于个人和这栋建筑之间的关系,这是个人生活史的一部分。在这座建筑里,人们记得给自己印象最深的东西,许多细节很难编造。例如,在三年的自然灾害中,他们在阳台上养鸡下蛋,鸡飞到宋庆龄对面的故居,被员工送回;因为饥饿,每天放学回家,盯着爷爷写字台下的饼干盒。此外,我们觉得大多数居民都是实事求是,很少表扬或回避。口述历史不仅是伟大历史的补充,也是伟大历史的血肉。

住在徐汇武康大楼 他们的口述 是历史的血肉

图片说明:武康大厦内部结构

郑路:我们给参与者时间,梳理他们的记忆,告诉他们采访的目的和内容,让他们做好准备。在同一历史时期和同一事件中,会有许多演讲者从不同的角度讲故事,就像一个剧本。虽然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经历,但他们组成了同一个故事。在参观期间,我们可以感受到演讲者对他居住的建筑的热爱。即使他分享的是听到的而不是经历的,这也是事实。

住在徐汇武康大楼 他们的口述 是历史的血肉

我记得第一次调查是在居委会的论坛上,这真的有点愚蠢。这是一个传统的论坛。大家轮流发言,气氛很热烈,但更适合收集线索。谈到口头收集,我们创造了一个采访的气氛,这是容易的,而不失去仪式感,并考虑到了发言人的隐私。基本上,所有的采访都是在演讲者自己的生活空.中完成的

住在徐汇武康大楼 他们的口述 是历史的血肉

照片说明:607房间的客厅

陈:我认为个人口述历史的真相不是历史事实的真相,而是个人生活中情感和经历的具体而细微的体现。诚实和真诚是口述历史的真理。

因为我一直知道个人对历史的看法就是观点,我不需要承受历史学家对历史的判断。每个人都是时代的体验者,每个人对时代和历史的印象都充满个性。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这种差异和性格上的差异带来了不同的描述,这是最有趣的部分,尤其是个人记忆与正统历史叙述相矛盾的部分。至于个人口述历史中的对比,我们的专家团队已经讨论过了,我们都同意我们应该保持这种对比,尊重这种差异甚至冲突,这是历史的毛茸茸的感觉。尤其是个人口述历史,这种差异和矛盾清楚地显示了个人记忆在时间侵蚀中发生和变化的原始状态,在我看来这是居民口述历史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住在徐汇武康大楼 他们的口述 是历史的血肉

保留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的根基

看新闻:采访中哪个对象、场景或细节给人印象最深?

郑路:武康大厦的外观就像1900年传说中的游轮,有一等舱、二等舱和大同店。住在附属建筑里的居民讲述了关于这座建筑的有趣故事。一位演讲者在武康大厦度过了他的童年。他的观点与众不同,这让我想起了《晴天》中的姜文。他一生都在探索和观察这座建筑。当我们遇见他时,他已经是一个老人了。

住在徐汇武康大楼 他们的口述 是历史的血肉

陈保平:所有带有共同记忆的叙事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当这座建筑被拆除、修复、建造和保护几次后,大厅里的一块旧地砖被打碎了,原来的那块找不到了。美术家秦按照原来的图案作画。改革开放以来,产权的变化和生活的改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些居民的首套住房价格已经上涨了好几倍。当然,还有文化大革命的记忆。虽然每个故事都有自己的,但混乱和灾难是基本的现实。

住在徐汇武康大楼 他们的口述 是历史的血肉

描述:秦家的自习室

陈:当我们进入居民家庭时,可以看到建筑平面上统一的户型,由于居住者的不同,已经变成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夹杂着年代久远和后期装修的痕迹。这可能是一个著名建筑的居民口述历史留下的最好的部分之一。看看这里的个人生活是如何展开的,是什么样的生活需求和时代的变化导致了建筑内部的变化,那些外表看起来统一的门充满了人们已经习惯了但实际上非常独特的生活痕迹。

住在徐汇武康大楼 他们的口述 是历史的血肉

图片说明:至今保存的武康大厦设计图

以上消息:除了文字,团队还留下了大量的图像数据。这些内容将以何种形式呈现?

陈保平:一些视频资料已经播出了。我们制作了一部15分钟的短片,在上海城市规划博物馆和武康大厦大厅播出。

陈:我们在采访一开始就想好了。在现有条件下,我们不仅努力制作录音和录像,还努力为每位受访者及其家人留下肖像。为此,我们成立了一个由摄影师、视频和录音团队组成的工作组,由我的朋友丁孝文领导,他是一名好新闻摄影师,碰巧有一个工作室。这样,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我们留下了20多个小时的视频数据,10多个小时的音频数据,以及一整套被调查者及其家人的照片。我们一直想为武康大厦保留一套口述历史记录片,以便将武康大厦的外观与大厦内的居民融为一体。在我的想象中,它似乎是对上海一座内外兼容的标志性建筑的叙述,即所谓的“如果墙会说话”。当然,这个计划在后续工作中涉及到大量的资金和精力,我们仍在努力寻找资金和一个好的编辑团队。这应该是一部图像历史,不仅有文字,也有图像,这样建筑的灵魂才变得可见。

住在徐汇武康大楼 他们的口述 是历史的血肉

上官新闻:对上海人来说,武康大厦既熟悉又陌生。完成这个口述历史项目后,对武康大厦的认知有没有改变?当你再次经过武康大厦时,会产生什么样的情感涟漪?

陈:和一栋楼接触这么长时间,对这栋楼会有很奇怪的感觉,真的像是老朋友一样。在我在上海写非小说类小说的漫长过程中,有两栋建筑给我一种老朋友的感觉,一栋是武康大厦,另一栋是和平饭店。在我看来,这两座建筑充满了上海精神和历史,非常迷人。

住在徐汇武康大楼 他们的口述 是历史的血肉

现在,当我走进武康大厦,甚至远远地看着它,我的心里有一种非常亲切的感觉。那些被采访的居民,他们的声音,他们对这栋建筑剩余的理解和感受,甚至他们家的外观,都出现了。我相信,不管你是否知道大楼里的故事,都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感觉。因此,我也认为,读完这本书,一个普通的读者,即使是一个不能进入这栋楼里住户家的读者,也会对不同于其他建筑的五康大厦产生一些亲切感,这是一种因理解而产生的移情感。同济大学的吴江教授和阮伊三教授多次向我讲述建筑故事对建筑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保持一个城市自身历史和文化根基的重要性。在这部关于居民口述历史的作品中,我对此印象深刻。

住在徐汇武康大楼 他们的口述 是历史的血肉

描述:在居民家中采访

陈保平:当我现在看到这栋建筑时,我想到的更多的是住在里面的人,而不是这栋建筑。他们敬业、敬业、周到、谦逊,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责任,这反映了上海老一代居民在1949年后的成就。事实上,上海有很多这样的建筑和聚落,比如滨江楼、抱枕公寓、曹杨新村、东安二村……那里一定有很多有趣的历史和人文景观。

住在徐汇武康大楼 他们的口述 是历史的血肉

以上新闻:时代在变,城市在变,建筑和建筑中的人在变。近年来,城市更新是一个非常流行的概念和话题。

陈保平:谈到城市更新,我们现在更关注空的物理变化,这对于适应经济和社会变化当然很重要。然而,如何保护悠久历史中的生活生态,让年轻一代了解他们的城市是如何演变的,他们有哪些经验和教训,哪些代表了城市走向现代文明的轨迹,哪些事情影响了过去习惯的改变,导致了新的生活方式的形成,所有这些都需要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加以关注。

住在徐汇武康大楼 他们的口述 是历史的血肉

作为城市的文脉,历史风貌保护区需要饱满的血肉和澎湃的灵魂。作为这些街区的历史见证人,深入挖掘居民的记忆和陈述是必不可少的,为城市历史和城市发展留下最生动的信息。

陈:正如我在这个项目开始时所说的,我们希望保留急剧变化的街道的灵魂,不仅在物质上保护老房子,而且在精神和文化上保护它们。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住在徐汇武康大楼 他们的口述 是历史的血肉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38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