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505字,读完约9分钟

安福路东起繁华的常熟路,西至宁静的武康路。靠近中点,乌鲁木齐中路慢慢经过。它适合运动,最有灵气。

在安福路,梧桐给行人留下最宜人的阳光

历史和传说隐藏在上海的小路上,安福路也不例外。锦江大酒店的创始人、“怪女孩”董竹君,曾经在安福路租了一套房子,度过了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光。音乐家贺绿汀和蒋瑞芝初到上海时,他们也住在安福路的一所小房子里...只有300个门牌号,每次你推开一扇门,你可能会遇到这个故事。要说上海马骁路有最独特的“小洋楼”景观风格,安福路也有它。建于1918年的巨坡莱斯公寓是最好的样本,中西合璧,充满古典气息。

安福路:300个门牌号 每一扇门背后都是传奇

梧桐树小巧精致,给行人留下最宜人的阳光。这条路很美。2001年,上海戏剧艺术中心的整栋建筑(剧院)竣工,成为了去“安福路288号”看戏剧的最后一笔,也成为了上海人的时尚生活方式。

图为上海戏剧艺术中心(上海戏剧艺术中心)戏剧楼夜景

《商鞅》、《老板》、《书生与刽子手》、《万尼亚叔叔》、《长恨歌》等。,而且海派戏剧在全国和世界各地都很受欢迎。如今,近30万观众和50多个电视台近800场演出的演出规模见证了上海话剧18年来的空前成功,也见证了上海话剧艺术创作和市场培育的新高度。

安福路:300个门牌号 每一扇门背后都是传奇

剧院、外国建筑、咖啡馆、酒吧和异国风味混合在一起,融合了这条小路上的独特风味。一幅以戏剧为人文背景的街景缓缓展开,向人们展示了生活的精致与平静。

戏剧为安福路植入了文学艺术的灵魂,丰富了都市人的精神世界

有人说安福路是一条芳香的路。它总是散发着迷人的味道,丰富的艺术和美味的食物,这是最好的生活品味。

有人说这条单行道永远不会荒芜或过于繁忙。因为在安福路上,生活与工作、艺术与商业的距离恰到好处。

图为上海人民艺术剧院老照片(安福路284号)

从东到西走到安福路尽头,道路变得越来越安静,但艺术氛围越来越浓。上海戏剧艺术中心,上海著名的文化地标,矗立在那里。

没有上海戏剧艺术中心,就没有今天的安福路。

每次开灯的时候,衣着考究的城市男女和华丽的上班族都会在这里聚会,这里一年365天都很受欢迎。看戏剧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新的社交方式。

文化对街道的影响不应该被低估。如果我们把时间回溯到2000年底上海戏剧艺术中心大楼建成的那一天,那也将是在这条单行道上,那里既没有咖啡馆也没有精品店,除了两排梧桐树,只剩下孤独的上海戏剧艺术中心。

上海戏剧艺术中心的前身是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和上海青年话剧团。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这两个剧团为上海乃至全国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激流》、《中国梦》、《陈毅市长》、《清宫史》、《三个火枪手》、《安东尼》和《埃及艳后》等名剧仍然受到老观众的喜爱。

安福路:300个门牌号 每一扇门背后都是传奇

然而,改革开放后,传统的文化市场、文化消费、文化传播和文化投资方式一度难以适应复杂的新变化。在这种变化转化为机遇之前,它首先会带来一系列需要直接面对的挑战。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舞台上的演员比台下的观众多这一残酷事实将戏剧事业推向了谷底。

安福路:300个门牌号 每一扇门背后都是传奇

这是一个艰难的时期,市场萧条。当时,人民艺术剧院只有一个小排练厅和一个六层楼高的建筑在排练厅旁边。为了这块宝贵的土地,当时大多数人都想建职工宿舍,但当时的人民艺术剧院院长杨顶住压力,最终决定建一座剧院。

安福路:300个门牌号 每一扇门背后都是传奇

从1994年到2001年,筹备工作用了8年时间。从那以后,上海戏剧艺术中心有了一个可持续的排练和表演基地。该剧院的诞生不仅成为上海一代文艺工作者的真实写照,也在安福路上“种下”了一个奇迹——它创造了一种文化驱动商业的模式,成为今天上海城市街道上一道独特而美丽的风景线。

安福路:300个门牌号 每一扇门背后都是传奇

《商鞅》、《老板》、《书生与刽子手》、《武林外传》、《万鸟》、《长恨歌》、《没人活着》、《资本论》、《清郭襄》、《玻璃动物园》、《糊涂戏班》、《禁闭》...历史的氛围,悬念的恐怖,海派的深情,永恒的经典,创意的活力都在这里

安福路:300个门牌号 每一扇门背后都是传奇

莎士比亚、莫里哀、布莱希特、阿瑟·米勒、苏士金、曹禺、巴金、、黄、……一部中外戏剧大师的经典力作正在这里上演。18年足够让一个“孤岛”成长为一个郁郁葱葱的美丽花园,只要有种子,就足够了。

时光流逝。2013年9月14日,上海戏剧艺术中心所在的安福路挤满了人。上海戏剧艺术中心一年一度的“半价日”一天就卖出了300多万元——在上海戏剧艺术中心成立的第一年,当年的总票房就超过了100万元。2014年,上海戏剧艺术中心的年票房收入达到3000多万元,成功实现了从低潮到高潮的反击。这是上海剧作家选择拥抱市场和面对挑战的结果。他们开始了各种制度改革,包括“以生产者为中心的制度”,建立演员俱乐部、成员俱乐部等。同时,他们努力培养年轻观众,使戏剧消费不断升温。

安福路:300个门牌号 每一扇门背后都是传奇

如今,大多数习惯在上海看戏剧的消费者都是上海戏剧艺术中心的成员。近两年来,随着观众看剧经验的逐渐提高,他们对戏剧的品味和判断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重量级、思想性强、艺术性强的戏剧的票房开始上升。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萨特的名剧《禁闭》、德国后现代主义代表作家帕特里克·聚斯金德的《低音大提琴》以及契诃夫的名剧《万尼亚叔叔》在每一轮中都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继“白领剧”和悬疑剧之后,人文剧成为新的票房增长点和新的创作主流。

安福路:300个门牌号 每一扇门背后都是传奇

戏剧为安福路埋下了文艺的灵魂。如今,上海戏剧艺术中心每年接待近30万观众,演出超过700场。文化的蓬勃发展继续书写着这条道路的传奇。

2017年底,上海戏剧艺术中心正式进入大修,2019年将以全新面貌回归。在剧院向观众告别的前夕,上海戏剧艺术中心举行了一个特别的开放日。那些电视剧的粉丝成群结队地来了,停下来逗留,还有很多情侣和他们一起来。他们在这个剧院相遇相爱,结婚生子,开始了新的人生旅程...

安福路:300个门牌号 每一扇门背后都是传奇

每个门的背面都可能刻有300个门牌号的图例

主干道展示了上海繁荣的商业文明,而小路上则是文化的芬芳,将城市的激情和浪漫和谐到了极致。

一条美丽的街道怎么会缺少美丽的历史呢?安福路上只有300个门牌号,每个门牌号背后都可能刻有一个传说。

20世纪30年代初,音乐家贺绿汀和他的妻子蒋瑞芝第一次来到上海,他们住在李梅花的15号住宅(现在安福路191弄15号)。据住在安福路191弄的老人说,何老在90年代初曾两次来这里“回忆”。车停在巷子口,何绿婷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来到15号住宅门口,坚持要亲自去看一看,在这里留下了太多他年轻时的记忆。

安福路:300个门牌号 每一扇门背后都是传奇

安府路7号曾是著名钱币收藏家罗的“隐居之地”。著名法学家王宠惠曾住过的安福路284号,成了上海人民艺术剧院的日常工作场所。这座英国花园洋房历史悠久。华丽的花园和复古建筑扼杀了许多摄影师的电影。2006年,这里进行了老式的保护性建筑,建成的别墅仍然很漂亮,这使得许多行人和游客停下来互相关心。

安福路:300个门牌号 每一扇门背后都是传奇

永乐电影院永兴乐器店中国电影发行公司...曾经位于安福路,周围居民的文化生活星罗棋布,虽然门牌还在,里面换了一个新主人。它们早已被新的商业形式和文化设施所取代,但美丽的故事从未消失。

以上海戏剧艺术中心的诞生为汇聚点,文化、艺术和都市新空厅开始在各地“萌芽”。

在上海戏剧艺术中心的对角,有一个叫玛丽莲巴的咖啡馆。这家店不仅能做出美味的焦糖拿铁和巧克力霍夫,还传播了这样一个故事:年轻作家周嘉宁在店里洗碗两个月,金士杰爱喝五份浓咖啡,而孟京辉、林兆华和李安都出现在这里,这让马里亚姆巴很有文学气息。

安福路:300个门牌号 每一扇门背后都是传奇

也许有一天下午,当你懒洋洋地坐在阳光下喝杯咖啡,你会突然发现你非常喜欢的演员、导演或作家正从你身边走过。不要惊讶,他们也很乐意和你谈论好书、电影,甚至是一次独特的旅行。这就是新空为你“改变”的魔力,文化的磁场可以给你这样的可能性。

安福路:300个门牌号 每一扇门背后都是传奇

今天,安福路上有十几家大大小小的咖啡馆。它们有不同的风格,有些喜欢活泼,它们在阳光下和路边以开放的模式开放;它们中的一些很安静,隐藏在一个不起眼的外表后面,但是不管它们有多曲折,它们总能被有心人发现。令人陶醉的不仅是上等咖啡豆的香气,还有包容舒适环境中的思想碰撞,精神的魅力无疑更令人陶醉。

安福路:300个门牌号 每一扇门背后都是传奇

咖啡、文化和艺术总是有美好的命运。毫不奇怪,巴塞罗那有四家猫咖啡馆,塞纳河上有被墙隔开的双猫咖啡馆和花神咖啡馆。波伏娃和萨特曾在《花神》中谈及哲学,海明威说巴黎最美味的煎蛋卷藏在双苏,毕加索曾在四只猫的墙上画过画的草稿...

安福路:300个门牌号 每一扇门背后都是传奇

郁郁葱葱的法国梧桐一路伸展,恰到好处地调和了阳光的浓度。在树荫下,西式咖啡馆和小餐馆外面的户外餐桌总是挤满了美食者。你每走几步就能找到美味的食物。法国面包的香气没有消散,咖啡的味道扑鼻而来。隐藏在黑暗中的欧式创意家居店和时尚精品店相互穿插,成为老别墅的新主人。安福路已经成为现代宜居城市的典型代表。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安福路:300个门牌号 每一扇门背后都是传奇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35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