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642字,读完约9分钟

婺源路有着悠久而丰富的历史,虽然很短,但走起来却很方便。东面是常熟路,西面是武康路,中间是乌鲁木齐中路和永福路。

这条路建于20世纪30年代,原名赵主教路。赵主教是一位法国牧师,当时他正旅行到中国,并使用了中国人的姓赵。1943年10月,它更名为婺源路。

在婺源路,不同建筑风格的老式花园洋房混杂在新式小巷和高层住宅建筑之间,使得这条路显得起伏跌宕。

春天和夏天,两旁茂密的法国梧桐树筑起了绿色的屏障,将道路衬得又深又远,看不到尽头。沿着婺源路走,就像回到了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空的空气中充满了宁静和慵懒的气息,甚至连脚步都变得轻柔,生怕半个多世纪前落下的梧桐叶被意外压垮。

探寻徐汇五原路上曾经藏龙卧虎的老洋房

以乌鲁木齐中路为界,婺源路可分为东段和西段。东区散发出强烈的市场氛围,香烟和纸品店、米线店、房地产中介店、杂货店和理发店沿着道路排列着简单的招牌,充满了日常生活的琐碎和油、盐、酱和醋的味道。

在穿过乌鲁木齐中路的路上,曾经有一个露天食品市场,在那里许多高档食品,尤其是海鲜,如虾、蟹和鱼,在其他市场是买不到的。然而,毕竟,蔬菜市场的噪音和难闻的气味与这条路是不相容的。现在市场已经被疏散了,原本被天篷覆盖的空也出现了,但是嘈杂的气氛似乎很难完全散去,而那段路似乎还是有点乱,尤其是一些凌乱而体面的杂货店散落在两边,仍然保留着市场通常的味道。

探寻徐汇五原路上曾经藏龙卧虎的老洋房

乌鲁木齐中路以西的婺源路更安静,也更宁静。花园住宅的尖顶在梧桐树下隐约可见,城市的浮华在葱郁的树木中悄然过滤。作为现代通讯工具,bp机和手机也最早出现在婺源路的这一段。据说著名的电影演员达式常和杨在葆也住在这条路上。这一切造就了婺源路的固有气质,历尽千辛万苦,依然历久弥新。

探寻徐汇五原路上曾经藏龙卧虎的老洋房

婺源路街景

曾走过卧虎藏龙的老房子

婺源路上的老房子大多都坐落在一个低调的角落里,但当你仔细看的时候,你会发现每栋房子都有一种安静的表情,它们聚集在一起,铸就了整个婺源路。

人们可能不知道这些历史悠久的老房子大多是未被发现的天才,几乎每一个都隐藏着良好的背景和故事。我们不妨慢慢看。

婺源路71号

靠近常熟路的婺源路71号,曾经有一座红砖小教堂,建于1939年,位于英国圣公会的救世主教堂。

建筑风格遵循基督教教堂的模式,前后各有三层,中间有一个长方形的小教堂。一个虚假的故事“纪念亭”建在神圣平台的两侧,里面挂着基督教徒的雕像和骨灰盒,还有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肖像。

教堂的院子里长满了冬青,一年到头都是绿色的。

教堂在一场大火中倒塌了。1989年,华东神学院的灰色建筑建在废墟上。每天晚上,住在附近的人总能听到唱赞美诗的声音,也就是学生们做晚祷的声音。

现在,神学院已经搬到了青浦的淀山湖,现在它已经变成了一所私立大学,可以继续深造,再也听不到赞美诗了。

婺源路205弄

除了婺源路东端52号的仲博大厦建于1959年外,几乎所有其他的房子都诞生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

例如,建于1940年的191号住宅就住在著名的抗日军人郑东国。沿着这条路,你还可以看到1937年由国华银行修建的新里弄华村;达赖村,建于1936年的混合三层楼房,天一村,建于1936年的砖木结构三层楼房等。

婺源路205弄莱西南村

婺源路205弄莱西南村是花园里的一栋住宅楼,建于1938年。五栋建筑排成一排,风格相同。

立面很简单,有四个斜坡的顶部,三楼的屋檐用优惠券和牙齿装饰,水泥砂浆浮雕墙。南面、东面和西面的窗户都是小拱形钢窗,北面还有一排长方形钢窗。在南面的二楼和三楼有阳台,在建筑的南面有一个大花园,花园里有茂盛的树木。

探寻徐汇五原路上曾经藏龙卧虎的老洋房

婺源路212弄

大华新村建于1947年,位于婺源路212弄,内有17栋花园洋房。

农内7号住在前国民党高级将领张发奎的家里。七号也曾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地下总部来迎接上海的解放。人民解放军进攻上海郊区时,、吴克俭、沙、、张承宗等上海市委常委奉命到张发奎家迎接。

16号独栋花园洋房建于1945年。它和18号花园洋房最初都是由上海大新百货公司创始人蔡畅为他的孩子们建造的。蔡畅于1947年随家人移居香港。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16号楼的二楼成为著名交响乐指挥陈传席的住所。20世纪30年代,陈传席考入上海国立音乐学院。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开始从事戏剧和电影的配音工作,并在国家音乐学院常州班和上海音乐学院担任副教授,成为中国最早的双簧管教师。解放后,陈传席供职于上海交响乐团和上海音乐学院。在陈传席的指挥生涯中,他完成了200多部电影和音乐。2012年1月27日,陈传席因病在华东医院去世,享年96岁,这是一个漫长的一生。

探寻徐汇五原路上曾经藏龙卧虎的老洋房

婺源路251号

婺源路251号,建于1939年,是一座英式独立花园住宅。该建筑是一个假的三层楼,简单的形状和拼凑。双坡顶,平缓,有茅屋形老虎窗。

墙面采用红色清水砖,强调山体墙面的组成和比例。山墙面的底部是一个二层带阳台的凸窗,栅栏板作为一个没有装饰设计的固体围栏。当地的门廊和其他重要的部分是由石材制成,主要是处理。例如,入口处的天篷是波浪形的,由雕刻精美的巴洛克式卷轴支撑,内部装饰是西式的。门框上部的彩色玻璃窗、楼梯栏杆和券芯石也被雕刻成券卷,具有新艺术运动的建筑特征。

探寻徐汇五原路上曾经藏龙卧虎的老洋房

该住宅现由商务部上海办公室使用。

婺源路253-267号和269-271号

婺源路253-267号和269-271号是建于1933年的协发公寓,平面笔直,立面简洁,外墙刷混凝土。

弧形楼梯的半平台突出,不占土地,美化立面,并设置大玻璃窗,是建筑的亮点。通往阳台的客厅有六扇落地长窗,中间的庭院采光通风良好。1982年底,这套四层公寓增加了两层。

婺源路283号[/s2/]

婺源路283号花园住宅建于1946年,是抗战前的一家意大利俱乐部。抗日战争结束后,上海钢铁大王朱恒庆买下了它并重建了它。直到1948年,这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马蹄形四层独立花园住宅才建成。

朱恒青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他的祖先是无锡的富裕家庭。太平天国时期,一场大火烧毁了整个村子,从此朱的家族没落了。朱恒青出生八天后,他的母亲死于产后感染。朱恒庆七八岁时,他的祖父朱世川离开无锡老家到上海谋生。少年时,朱恒青跟随祖父到上海学习经商。

探寻徐汇五原路上曾经藏龙卧虎的老洋房

1930年,朱恒青在上海开了一艘于恒铁船。他擅长做生意,生意也做得很好,但他总是觉得简单地操作铁船和看外国人吃饭会很烦人。1940年,朱恒青加入数十家大小钢铁厂,在武宁西路成立茂兴钢铁有限公司,成为老上海最大的民营钢铁厂主。1942年,他因向新四军供应钢材而被日本宪兵司令部逮捕。他的妻子卢英迪请人用一包金条赎回他。一怒之下,朱干脆关闭了钢厂,把它租了出去。

探寻徐汇五原路上曾经藏龙卧虎的老洋房

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又回到了他原来的行业,生产竹子和扁钢,在商业领域玩洋泾浜英语。他以非凡的勇气买了三艘沉船,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他开了一家分厂和第二家分厂,成为上海钢铁行业的龙头老大。

朱恒清发了财后,在婺源路修建了这座宏伟的花园洋房。建筑的南侧是主楼,主楼的底层分为东、中、西三个房间。敞开明亮的房子被可移动的滑动门隔开,这是一个美丽的大厅,在这里你可以跳舞和举行宴会。二楼是仆人的房子,三楼是主卧室,四楼有一个40平方米的玻璃房间,下面的地下室是通风防潮的。厨房在西边,车库在北边。房子外面有一个大花园和两个网球场。花园里有一大片草坪。草坪中间有几棵樟树,两边有瓜子黄杨木和冬青。它清新优雅。它可以通过花园里的螺旋楼梯直接到达三楼或四楼。

探寻徐汇五原路上曾经藏龙卧虎的老洋房

房子建成后,朱恒青一家于1949年元宵节搬进来,朱恒青一直住在这所房子里,直到1986年因病去世。

婺源路289弄

婺源路289弄1号和3号楼建于1930年,原是外国人公寓,是英国传统风格的联合假三层花园洋房。他们像一对孪生姐妹一样并肩站在一起。

沿着小巷立面的上下部分,住宅以不同的材料为特色,这不仅展示了丰富的形式,也呼应了空客厅的使用模式。底层是辅助房间,而住宅的主要入口可以通过楼梯到达,楼梯被封闭在直接通向二楼的透明红砖墙中。楼梯侧墙的处理在立面上引人注目,弧形砖扶手与楼梯上的曲折上升折线的结合,呈现出一种动态的节奏。陡峭的双坡屋顶,高耸的红砖烟囱,门上的铁饰,尖尖的门廊和面向花园立面底部的扶壁,加上半暴露的木质框架形式,充满了英国乡村住宅的味道。

探寻徐汇五原路上曾经藏龙卧虎的老洋房

这座住宅属于湖北、江西和浙江三省的天主教会。

婺源路370弄

婺源路370弄有四栋英式风格的房子,都建于20世纪30年代,是典型的英式设计。这些房子是带烟囱的尖顶,每个房子都有通向大门的室外楼梯。

婺源路蔡故居

在婺源路靠近武康路的地方,有一栋白色的三层楼房。从一楼到三楼的阳台没有弧度,而是一个很长的长方形,非常规则,使整个房子成正方形。这座房子的主人曾经是上海著名的“蔡仁茂”牌玻璃的主人,被称为“玻璃大王”。这是蔡的老房子。

探寻徐汇五原路上曾经藏龙卧虎的老洋房

那时,房子前面有一个大花园,但现在花园只是一个小花园。原来,在路边的草坪上建了一个警卫室,在剩下的草坪上种了几棵老树,现在已经长得很茂盛了。只是这所漂亮的房子已经改名很久了。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探寻徐汇五原路上曾经藏龙卧虎的老洋房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34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