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39字,读完约8分钟

这是武康路的真正起点

武康路有一号。五康路1号位于五康路和华山路的交叉口,所以有两个门牌:在五康路一端一号门牌的右上角,醒目地标着“林”字。显然,这个1号不是正式的门牌号;但在华山路尽头,门牌号改为华山路831号,2005年10月3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的“优秀历史建筑”的铭牌挂在华山路831号门牌号旁边。

探寻徐汇文脉|武康路2号传奇

很明显,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人们更喜欢把这座房子叫做华山路831号,而不是武康路1号。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有人想完整地游览武康路,武康路2号将真正成为这条著名的中国历史文化街的第一个入口,她丰富的历史内涵完全配得上这个称号!

探寻徐汇文脉|武康路2号传奇

武康路2号花园洋房南立面

1926年,武康路2号迎来了莫吉青

武康路2号建于1922年。据说它最初是外国人的住所。1926年,莫·钱清买下了这座园林建筑,并在此定居。从此,它成了莫的产业。时至今日,武康路2号仍是人们心目中的一等别墅,在近百年前的1926年,她更被视为豪宅中的极品。

探寻徐汇文脉|武康路2号传奇

武康路2号占地2400平方米,建筑面积937平方米。敲开朱砂漆别墅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仿三层砖混结构的垂直花园洋房。别墅南立面为对称的三湾结构,中间有一个突出的大半圆大厅,半圆上方有一个弧形的大阳台,引人注目。入口处有两个干燥的柱子,造型独特优雅。

探寻徐汇文脉|武康路2号传奇

在别墅的前面和南面是一个巨大的花园,里面有茂盛的树木和草地;北立面入口处的朱虹门是拱形的,两边各有一个佛教圣地。进了门后,隐居中有一丝肃穆和神秘。自1926年起,莫夫妇就在这座别墅里定居,并把部分花园给了他们的女儿莫怀珠和女婿蔡,这就是今天武康路4号的原型。

探寻徐汇文脉|武康路2号传奇

当时,美国和亚洲的发展规划以及中国丝绸行业进入国际市场的设想都是在这座花园式的房子里进行战略规划的,莫和蔡文旭在这里度过了他们一生中最难忘的岁月。

莫其青(1871-1932)

莫·钱清受教育程度高,喜欢阅读。有许多中英双语的书。武康路二号自然在他的书房里有一席之地。

莫奇青给他的书房起了一个相当优雅的名字:吕奇书店。他还让当时著名的书法家尹为他的书房写一块匾。尹用他特有的家书字体写下了“书屋”四个字,并在最后一段题写道:“祁青先生的好朋友真好。”

尹炳寿,殷之祖,乾隆年间学者。曾任刑部员外郎、扬州知府,清代名臣。尹冰教好书,尤其是官方书籍。他的隶书个性鲜明,笔法笔直,布局均匀,四面饱满,排列严谨,对装饰艺术兴趣浓厚,被誉为“天坛气象”。世人评价它的文字是正宗的梨书,优于古代的风格。当时,它与邓史茹合称为“南殷北邓”。

探寻徐汇文脉|武康路2号传奇

殷是光绪年间无锡知府尹炳寿的曾孙,民国时期居住在上海,靠文字谋生。从小受家庭教育的影响,他学识渊博,他的书法继承了祖先的遗产。他的证词是严格的,他是沮丧和杰出的,他在当时非常受欢迎。

这块由尹(莫其青的书房)题写的匾已保存了数百年。如果能回到武康路2号,那将是一件海上的美事。

莫奇青买下武康路2号时,正是这位上海丝绸巨擘达到人生巅峰的黄金时代。

Mo钱清从吴兴到上海

莫一清(1871-1932)出生于中国丝绸之乡吴兴(今湖州)。莫家境富裕,年轻时就能入读私立学校,长期求学,这在晚清是不容易的。

1900年,29岁的莫进入苏州延昌永丝织厂,这是他涉足丝绸行业的开端。莫琪青珍惜这个机会。他懂英语,愿意做出贡献,并且很有能力。他赢得了经理杨新志的赏识。两年后,他被任命为上海秦厂丝绸厂的主车。精明的莫知道,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商业码头。当主教练意味着进入工厂的管理层。两者的结合不得不说他的努力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探寻徐汇文脉|武康路2号传奇

莫奇青牢牢把握住了这个机会,就像一条龙下海,一只虎归山,全力以赴,依靠这个平台做好工作。

1903年,他与他人合资创办了九城丝绸厂,生产“玫瑰”和“金刚钻”牌生丝,拥有自己的产业和品牌。此后,他的事业一帆风顺。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莫创办了九城二厂、有成丝厂、恒丰丝厂、九城三厂、德城丝厂等一系列企业。他还担任美国商人蓝利比洋行的买办,成为上海缫丝业最大的资本家之一。

探寻徐汇文脉|武康路2号传奇

莫奇青刚满40岁,在上海站稳了脚跟,成为最富有的商人之一。在许多人眼里,他似乎是一个成功的人,他可以享受他的孙子孙女,培养自己,过着富人的悠闲生活。然而,莫却不这么认为。一个已经计划了很久的梦一直萦绕在他的脑海里,这让他无法停止前进。那就是创建他自己的丝绸工厂。

探寻徐汇文脉|武康路2号传奇

在商业贸易中,成品贸易的利润远远高于原材料或粗加工产品的利润。从丝绸厂到丝绸厂,虽然只有一个词的差别,但它们之间的差别可以说是巨大的,利润的差别也绝不是合理的。当然,丝厂的建立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对技术和人才的要求也更高。

探寻徐汇文脉|武康路2号传奇

莫其青从投资丝绸行业和经营丝绸工厂开始。他曾创办并管理过十多家丝绸厂,是上海名副其实的丝绸大亨。经过多年的经营,他清楚地知道成品和原材料贸易之间的利弊。他曾多次告诉同行,“出口成品而不是出口生丝,对国计民生都没有好处。”

探寻徐汇文脉|武康路2号传奇

1917年,莫一清采取了主动。他与王富青和美国兰勒比建立了合资企业,建立了美亚丝绸织造厂,并开始生产高端丝绸并出口到国外。美丽的理想无法与严酷的现实相匹配,由于缺乏准备、人员的矛盾和技术的缺乏,莫丝织厂仅经营两年就被迫关闭。这是莫奇青出道以来遭受的第一次重大打击。

探寻徐汇文脉|武康路2号传奇

道路崎岖不平,生活艰难,这么多年来他已经为商业失败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而这次挫折没能击倒他。他摔倒了,舔了舔伤口,默默地积蓄力量。

1920年春,经过一年的服役,莫·钱清东山再起。这一次,他吸取了最后的教训,以我为主,并做了详细的调查。为了充分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看看欧美的先进机器,他还去美国进行了一次业务考察。回国后,他与外国工程师进行了多次讨论。最后,他谴责了巨额投资,并进口了12台先进织机。他在徐家汇路马朗路(现马当路)交叉口九城丝织厂后面的现成车间里设厂,创办了美亚丝织厂。这就是为什么莫体清开始了它

探寻徐汇文脉|武康路2号传奇

1930年美亚丝绸织造总厂

可以推测,莫此时心中已经编织了一幅宏伟的人生蓝图,1920年在美洲和亚洲建厂是他在这幅蓝图上画出的第一幅绚丽的色彩。

当时,各种外国品牌的丝绸充斥着国内市场。中国唯一的丝绸工厂是上海的五华、缙云和天伦,以及杭州的潍城和张甜。莫奇青决心在这片土地上种植良种,开自己的绢花。

经过多年在丝绸行业的努力,他知道现代企业首先依赖的是先进的技术,甚至是更不可或缺的人才。美亚公司成立之初,就聘请了浙江工业学院的蔡品三、童申博、钱等技术人员,负责公司各关键岗位的管理和产品质量的监督。1921年春,他聘请赴美留学归来的蔡为美亚公司总经理,并把女儿莫怀珠嫁给了蔡,给予了他充分的信任。

探寻徐汇文脉|武康路2号传奇

蔡(1894-1977)

蔡也是(今湖州)人,与莫同乡。1907年,13岁的蔡在家乡湖州府中学堂(湖州中学)就读,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1914年,他去美国留学,在理海大学专攻采矿和冶金工程。1919年9月,他留学回国,与他人一起在江西吉安采煤。最后,由于交通阻塞和交通不便,该项目被搁置。

探寻徐汇文脉|武康路2号传奇

第一次创业失败只是蔡一生中的一个插曲。他没有气馁,而是静静地寻找新的方向,等待认识人的伯乐的出现。1921年4月,对美亚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有着独到见解的莫正式聘请蔡为新成立的美亚丝织厂总经理。当时,莫奇青似乎在冒险,把一个不稳定的新工厂交给一个没有丝绸专业背景的归国人员,所有的外来者都在为他流汗。

探寻徐汇文脉|武康路2号传奇

然而,后来的事实证明,莫一清是一位在商海中辛勤耕耘多年的丝绸巨人,他的眼光是独特而古老的。他为美亚找到了最称职的掌舵人;蔡,一个刚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年轻人,急需创业来证明自己的能力,终于找到了一片最适合自己自由旅行的广阔海洋。

探寻徐汇文脉|武康路2号传奇

蔡是如何崛起的?茅盾小说《子夜》的原型真的是莫一清吗?下期《探索徐汇语境》将揭开这个秘密!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探寻徐汇文脉|武康路2号传奇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33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