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67字,读完约4分钟

"你想在社区里建一个养老院吗?"一石激起千层浪。自2015年12月以来,徐汇区某小区北门外的一栋公共建筑可能被改造成养老院的消息在该小区业主的微信群中迅速传播,几乎引发了一场风暴。

2016年4月,项目获得批准,2016年6月项目成立并上报开工,装修和设备采购于2017年7月初步完成...随着“疗养院”的雏形,社区业主开始失去冷静。

自2017年8月以来,社区部分居民通过多次拨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甚至上访,表达了对公建配套用房功能设置的不满,投诉达200多起。与此同时,关于这个问题的信件和访问也被送到当时正在徐汇区视察的市委视察队。

"这是一件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必须加以核实."市委检查组将此事作为检查交接事宜移交给徐汇区委员会。区委和区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并及时作出反应。区委政法委员会领导、分管副组长等相关负责人多次听取情况汇报,实地考察,开展专题研究,牵头召集相关区县部门和街道专项协调,就项目可行性和人民来信来访工作方案达成共识。

徐汇这个小区里的“养老院”风波

在该社区所在的天林街成立了一个特别工作组,通过接受访问、现场咨询和发布通知的方式,澄清居民的需求,建立一个解决方案平台,并防止局势进一步发展。同时,徐汇区纪委监事会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将协调解决问题纳入日常监督,听取群众诉求,持续关注工作进展,协助推进。

徐汇这个小区里的“养老院”风波

经过实地考察和情况核实,徐汇区区委决定采取“法、理、情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在全面合法性审查的基础上主动公开,避免业主因不了解真相而产生的不良情绪,打破信息不对称和不公开造成的沟通“障碍”。

根据徐汇区委员会的要求,徐汇区相关部门会同天林街与社区业主进行了面对面的“圆桌会谈”。会上,工作人员表示,该房屋的功能定位和社区服务项目的设立过程合法合规,并详细介绍了两栋房屋的功能定位,打消了社区业主的疑虑。

徐汇这个小区里的“养老院”风波

徐汇区委员会从维护居民利益的角度出发,经过充分的论证和沟通,对养老设施建设项目进行了一些调整。从有120张床位的养老院,改为有49张床位的"老年人护理之家",同时保留了对老年人的日间护理和社区服务。

2017年9月5日,一封致社区居民的信被张贴在社区,该信公布了关于公共建筑功能定位的具体计划。居民们看到后,点头表示同意...

然而,在该住宅区党支部书记周看来,居民们似乎已经接受了这个计划,但实际上他们仍然心存疑虑,担心工程完工后会“出问题”。为此,居委会在社区内打开盖有公章的施工图纸,耐心地向居民解释,逐渐消除了大家的疑虑。

徐汇这个小区里的“养老院”风波

与此同时,随着居委会领导的折纸班、书法班、歌唱班、烘焙班和青年小组,居民与居委会的关系越来越热,养老院引发的矛盾也逐渐平息...

这个活动中心经过“华丽的改造”,已经成为天林街的“居委会”。2018年8月,“邻里交流”正式投入运行。通过功能区的划分和叠加,它逐渐扩展和丰富了服务功能,为社区中的各个年龄层提供服务,成为普通人家门口的“公共客厅”。

徐汇这个小区里的“养老院”风波

“邻里交流”设有党建服务站、家庭医生工作室、法律咨询工作室、心理咨询工作室等。,老年人可以在这里享受方便的购物和餐饮服务,以及学习和娱乐。据报道,自该网站运行以来,已经提供了27种不同类型的课程,开展了483项活动,有11,000多名参与者,包括所有年龄的人。

徐汇这个小区里的“养老院”风波

其中,备受社区居民关注的“安老院”按规定设立了49个床位,主要为老年人提供短期护理服务,为老年人定制“嵌入式”服务,并提供日托、康复训练、营养膳食等。,使社会不再难以供养老人。

“养老院”的风暴始于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信任,这几乎导致了群体冲突。由于地方党委和政府把群众的需要和民生福祉放在首位,架起了沟通群众的桥梁,充分听取了群众的要求,问题最终得以圆满解决。一个原本让居民忧心忡忡的事件变成了一个充满幸福的民生工程,让人们感受到了巡逻整改的实际效果,心中充满了光明和满足。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徐汇这个小区里的“养老院”风波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32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