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06字,读完约4分钟

据静安区介绍,近日,彭浦新村街银都一村的张阿姨代表社区全体居民向志愿者赠送了一面“努力工作,爱心奉献”的旗帜。张阿姨说,这是居民对志愿者长期辛勤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垃圾分类工作的大力支持。

自2015年彭浦新村街道开展垃圾分类工作至今已有三年多时间。在过去的三年里,从居民最初的不解到现在的积极合作,智能垃圾房取代了原来的臭垃圾房,居住环境越来越好.....所有这些都得益于垃圾分类的有序发展。据统计,日前,彭浦新村街道通过宣传、指导、培训、现场监督、队伍建设等一系列独立的分类方式,已推广到5万多个分类家庭。三年来,共产生湿垃圾159,721桶,垃圾减量化率从原来的18.14%提高到34%。对垃圾终端处理设施进行了10次访问,共举行了226次绿色账户活动。绿卡开户率为97.31%,已有11,922户参与,损失率为47%。

静安区彭浦新村街道开启垃圾分类"智慧模式"

采取多种措施深化垃圾分类的概念

起初,许多居民不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也不能区分各种垃圾,这给工作进度带来了一些麻烦。为此,彭浦新村街道引入社会力量“爱芬环保”,通过购买服务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通过早期走访、实地调研、培训指导、入户宣传、设施改造等方式,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逐步参与垃圾分类工作。

静安区彭浦新村街道开启垃圾分类"智慧模式"

与此同时,街道宣传和培训不断加强,向家庭发放了5万多套绿色环保包和环保手册。社区建筑的班组长、党员代表和积极分子成立志愿者小组,绿化市容所的工作人员对周末和节假日专门从事垃圾分类的志愿者、物业和分类员进行专业培训,使他们了解和掌握垃圾分类的意义和工作方法,然后这些志愿者对社区内的周边家庭进行垃圾分类和低碳知识培训,产生辐射带动效应。街道还组织居委会干部和居民代表分批参加“垃圾去哪里”活动,并参观老港垃圾填埋基地,了解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的全过程。

静安区彭浦新村街道开启垃圾分类"智慧模式"

今年上半年,三泉路1015弄居住区开展了线下积分兑换、有机蔬菜旧衣、“绿色小卫士”与银都幼儿园共建、垃圾分类“请邀请我分类,一起环保”三大主题活动。丰富的活动吸引了许多居民参与,现场非常热。居民们说,垃圾分类事关每个人,我们必须做好这件事,造福国家和人民,造福子孙后代。

静安区彭浦新村街道开启垃圾分类"智慧模式"

“智能垃圾房”提高参与度

为了充分调动居民的积极性,更好地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彭浦新村街采取了以绿账点换取礼品、增设垃圾分类点、加强基础设施等方式。提高居民的参与度。

居民可以得到相应的垃圾分类积分,也可以定期得到不同积分的牙膏、肥皂等礼品。例如,银都驿村设立了一个“不要扔掉”的回收站,可以回收旧手机、旧衣服、旧报纸等物品,交换的积分可以通过设备直接兑换多种物品,大大减少了在走廊堆放物品的情况。据悉,彭浦新村街目前有四个智能垃圾桶,分别位于平顺社区银都一村、公康四村和闻喜路935弄。此外,社区内的全封闭无主垃圾场也是社区的亮点之一,利用液压机械杆可以将垃圾舱的顶部完全打开,方便叉车清理垃圾。与此同时,社区建筑垃圾也得到有序处置。

静安区彭浦新村街道开启垃圾分类"智慧模式"

2016年,结合“美丽家园”的建设,街道还对社区内的垃圾桶进行了翻新和维修,增加了洗手盆、照明灯等简易设施,方便了垃圾分类工作,张贴了分类标志,做好了分类垃圾的物流安排,确保了分类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分类处理。

静安区彭浦新村街道开启垃圾分类"智慧模式"

充分发挥志愿者的榜样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彭浦新村街志愿者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和行动,带动和感染社区居民自觉养成垃圾分类的生活习惯,使社区更加清洁,家园更加美好,生活更加和谐,社区居民生活更加舒适安逸。

银都驿村朱阿姨作为“社区领导”,在垃圾分类最困难的阶段,主动担任垃圾分类志愿者小组组长,带领志愿者利用休息时间,风雨无阻地在岗位上进行宣传,养成了“无垃圾,无扫描码”的良好习惯。起初,志愿者在上岗时感到“不舒服”,但他们的坚持最终感动了居民,并动员亲朋好友参与垃圾分类。一段时间后,每个人都会努力成为志愿者,并为他们感到骄傲。有些人还在垃圾房前与志愿者合影,并转发给朋友圈。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静安区彭浦新村街道开启垃圾分类"智慧模式"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27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