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31字,读完约6分钟

中午11点前,几个老人聚集在延平社区9号门,他们在9号门的“快乐巷”边锻炼健身器材边吃晚饭。

原来,今年3月,在延平社区共和新路街金豪小区开辟了“幸福巷”,作为独居老人和居民日常休闲的空房。每天,志愿者负责烹饪,这是软和美味的肉和蔬菜。他们每个卖10元,一肉一菜,一汤一颗心,招待14个独居在社区的老人在这里吃饭。许多过去喜欢挨家挨户上门服务的老年人已经放弃了这种服务,他们更喜欢多走几步,在“幸福巷”吃晚饭——与邻居和街道干部聊天,花些时间社交。

静安这个“幸福里弄” 老人既能吃上饭又能唠家常

除了吃饭,这也是老年人的心理寄托

记者采访的那天,社区的志愿者李阿姨正在厨房里忙碌。炖鸡腿刚烧好,热气腾腾,一人两个;菜花在锅里咝咝作响,切好的木耳、小蘑菇和胡萝卜等着倒入锅里翻炒;在另一个锅里,西红柿鸡蛋汤已经煮好了。

就在这时,一个老人进来了。“奶奶,你饿了吗?在外面坐一会儿,10分钟后我们一起吃饭。”李阿姨向她打招呼。“我不饿。你做的菜闻起来很香。我进来看看。”老人微笑着看了看厨房里的眼睛,然后去小餐厅坐下休息。

经营“幸福巷”是该社区所属的金豪小区的社区干部在今年的大规模调研中提出的一个想法。

“延平社区建于20世纪80年代,共有383户居民,1279户登记住户,500多名60岁以上的老人。老年人口超过登记人口的三分之一,包括60名独居老人。”住宅区党建指导员冯说,在大规模的调查和走访中,居委会干部了解到,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要担心吃饭或独居。孩子们平时不在身边,自己做饭既费时又费力。吃得好是很难的——一个人的食欲太难控制,所以没有食物他不能燃烧,也不能吃更多的食物。一次吃几顿饭对他的健康不好。

静安这个“幸福里弄” 老人既能吃上饭又能唠家常

为了让独居老人吃到热饭,在街道的支持下,小区所属的金豪小区腾出了100多平方米的空间,这不仅有助于吃到空的房间,而且还创造了一个谈话和休闲/育儿教育的空房间,每天都整洁优雅

“一个人在家太寂寞了。当他早上起床时,他期待着过来吃午饭,并能和他们(志愿者和其他老人)交谈。饱餐一顿,聊一会儿,再睡一觉,这一天很快就会过去。”当天,老人告诉记者,幸福成了她的心理寄托。

志愿者提供免费服务,并仔细计算以使老年人吃得好

中午11点,老人一个接一个地进来,坐在他们通常的位置上。李阿姨为每位老人安排饭菜,老人边吃边聊。

“史阿波,你今天喜欢吃的是菜花炒猪肉片。我特意煮了一点,你应该多吃点。”李阿姨趴在石婆的耳朵上说。

90岁的史阿坡是在这里吃饭的人中年龄最大的。她说她喜欢吃这里志愿者做的食物,它很嫩,她能咬。“我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他们都记得很清楚。”石奶奶高兴地吃着。

在“幸福巷”开业期间,最艰巨的任务是每天为老人做饭。

李阿姨今年也64岁了。今天,轮到她做饭了。她早上7点出去买食物。第三代没有时间把它送到幼儿园,让他们的孩子送去。为14位老人完成午餐一直忙到11点。当老人吃好的时候,她要收拾餐具,打扫厨房,然后赶到幼儿园去接第三代,做晚饭。“不错,有点忙,但一周只有一天。”像李阿姨一样,社区里共有5个居民自愿为老人承包做饭。一个人买了一天的蔬菜,洗了一天的蔬菜,煮了一天的蔬菜,这些都是免费的服务。

静安这个“幸福里弄” 老人既能吃上饭又能唠家常

为了保证老年人的安全,他们都去正规的蔬菜市场购买;但是他们会很小心,他们会在那天买任何便宜又好吃的菜,然后小心地搭配和烹饪它们。小餐厅里挂着一桌菜,上面写着一周的菜肴。“这个菜单只是一个基本原则。我们根据蔬菜市场上蔬菜的价格来调整我们的采购。今天菠菜太贵了,所以我没有买。我把它换成了炸花椰菜,还有菌类、蘑菇等等。,营养均衡。”目前,每顿饭只收老年人10元的费用,包括一大块肉、一个素菜、一碗汤和一份点心,所以志愿者居民应该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静安这个“幸福里弄” 老人既能吃上饭又能唠家常

五位志愿者将每天在微信群中“检查食谱”,以确保菜肴被翻过来,这样老年人就不能每天吃同样的食物。每周有一天,“幸福巷”还会增加一道爱心菜,费用将来自社区爱心居民的捐赠。例如,社区里有一位老居民把戒烟省下的钱捐给了居委会,作为老年人的“附加餐”。

静安这个“幸福里弄” 老人既能吃上饭又能唠家常

"目前,幸福巷每天接待14位老人共进午餐."该小区党支部书记张敏杰说,很多老人都打听过了,想加入,但我们的经营能力有限,所以想吃饭的一定是80岁以上的独居老人。考虑到孩子也应该承担义务,我们不在周末提供午餐,提倡孩子为老人服务。

静安这个“幸福里弄” 老人既能吃上饭又能唠家常

邻里互助的氛围很好,传承了胡同文化

冯向介绍说,新址刚装修的时候,很多老人习惯问怎么报名吃饭,每天什么时候开门,吃什么菜...居委会逐一登记了有需要的老人。场地改造完成后,居委会将向所有居民发出关于场地命名的咨询。居民们提交了数百条建议,经过讨论和审议,这些建议被命名为“幸福巷”。

静安这个“幸福里弄” 老人既能吃上饭又能唠家常

“巷”这个词意在延续延平社区的巷文化。延平社区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小巷,其中包括人人都熟悉的“小巷婚礼”——居民小许的父亲遭遇车祸,他的家人耗尽积蓄,未能救出他。小许推迟了婚礼,并保持了三年的孝顺。他的未婚妻一直在等她。三年后,这两个家庭将会有一顿简单的饭,所以他们应该做些事情。然而,邻居们拒绝了。在居民区党组织和居委会的领导下,40位老邻居“聚在一起”,召开了规划会议,提出了自己的“服务之路”和婚礼所需的婚宴,并在巷子里举行了一场热心肠的婚礼。

静安这个“幸福里弄” 老人既能吃上饭又能唠家常

延平社区传承了邻里互助的良好氛围,是维系社区运转的重要情感力量。它使社区能够设立近200个公共安全巡逻队,每天定期检查社区的清洁、安全和绿色保护;这也给了居民建立物业自我管理团队的信心,放弃了勉强维持的物业,用自己的力量管理社区。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静安这个“幸福里弄” 老人既能吃上饭又能唠家常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26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