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03字,读完约6分钟

记者李伟

周末到了,住在宝山路街的顾阿依开心地等着女儿的家人来吃饭。她专门为孙女诺诺准备了水果点心。当诺诺准备把吃完的哈密瓜皮扔进垃圾桶时,顾阿义马上停下来:“宝贝,哈密瓜皮是湿垃圾,应该扔进我奶奶准备的湿垃圾桶里。”吃完后的剩菜也应该扔进去。你母亲用过的餐巾和你祖父抽过的烟蒂都是干垃圾,应该分开扔。”

静安创新模式:一星期撬动20年的扔垃圾习惯

像古阿依一样扔垃圾的生活习惯已经在宝山路的每个街区推行了8年。早在2011年,当全市倡导垃圾分类减量化和资源化时,该社区率先开启了垃圾分类模式。

截至目前,保山路60个符合分类条件的居住区全部开展了垃圾分类工作,覆盖19,118户和18,009户绿卡户。其中,49个居住区达标,定期定点交付,达到“五有”标准,即设施设备分类、宣传通知分类、物流目的地分类、数据统计台账和分类效能,居住区达标率为82%。根据复旦大学环境工程科学与工程系教授玛丽·哈德(Mary Harder)的数据分析,在同等条件下,宝山路社区居民的参与率已经超过了英国和美国的平均数据。

静安创新模式:一星期撬动20年的扔垃圾习惯

“兴波模式”:居民自主参与的分类率保持在90%

2011年,宝山路街道在普通社区伯阳大厦创建了居民自主分类、高参与率的“伯阳模式”,实行“街道推广+社会组织引导+社区动员”的垃圾分类工作方法。这种模式具体体现为:依靠居民积极参与分类,细化垃圾分类数量,较少依靠社区二级分类的垃圾分类模式。

静安创新模式:一星期撬动20年的扔垃圾习惯

伯阳大厦是位于宝山路街永兴路的一个商品房小区。它建于2000年,有159户家庭。伯阳大厦从2011年9月开始实施垃圾分类,在科普和低碳环保宣传的引领下,动员居民自主分类,始终保持居民自主分类率在90%左右,垃圾减量率在40%左右。

静安创新模式:一星期撬动20年的扔垃圾习惯

由于其显著的成就,被政府命名为“兴波模式”。在此基础上,宝山路街道继续在广生公寓进行实践,逐步探索和总结出一套在社区推广垃圾分类的系统方法——“三阶段十步骤”。

这三个阶段是引入期、实施期和维护期。在导入阶段,主要工作是对社区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包括居委会、行业委员会、物业和志愿者,让他们知道如何做这件事,分为几个阶段,每一步应该注意什么,如何实施。在实施期间,主要工作是社区志愿者值班,站在垃圾桶里指导居民区的送货。这种方法非常有效。因为当值志愿者可以让居民感受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在维护期间,主要工作是制定长期管理的制度和机制,确保垃圾分类工作的结果能够得到巩固和提升。

静安创新模式:一星期撬动20年的扔垃圾习惯

这种方法是由街道会同第三方组织“爱芬环保”建立的,旨在促进居民基本养成分类习惯,并在半年左右的时间内长期保持。虽然“三阶段十步法”将根据当地情况进行调整并不断升级,但在确立基本思路和流程后,它在社区垃圾管理中起到了明确的指导作用,也使不同责任方有了共同的工作流程,使相互合作成为可能。在此过程中,宝山路街道还为社区提供了专业的垃圾分类工具包,包括各种培训材料、教案、视频、游戏、海报等。,供社区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静安创新模式:一星期撬动20年的扔垃圾习惯

煽动扔垃圾的习惯20年了,志愿者只需要一周时间

宝云大厦建于1996年,有239户人家。垃圾桶已经安装在每一层楼超过20年了。当街道开始进行垃圾分类工作时,决定先把每层楼的垃圾桶移走,在楼下建一个垃圾分类箱室,当居民向楼下扔垃圾时,引导他们进行分类。起初,这个计划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居民们不愿意下楼去倒垃圾。一些居民甚至建议垃圾分类是清洁工的工作。2017年9月,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由党支部、行业委员会、建筑领导和居民区志愿者代表组成的建筑自治小组应运而生。小组组长严维国想出了一个办法,不断更新垃圾分类的“黑板报”,向居民解释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经过五个月的宣传动员工作,社区正式开始垃圾分类。志愿者应检查每一层楼,协助从走廊上取垃圾,通过监控探头确认垃圾的所有权,然后到门口进行宣传教育。经过一周的志愿者“家访”,居民们逐渐接受将垃圾拿到楼下运送,分类比例也相应大幅提高。

静安创新模式:一星期撬动20年的扔垃圾习惯

“物业的办公地点不在社区,导致物业整体参与有限。具体实施取决于我们的志愿者。”严维国介绍,根据垃圾分类不同阶段的工作要求,根据志愿者的服务意愿、年龄等因素,自治小组每20天轮班工作一次。

志愿者工作也得到了家庭成员的支持,甚至团队中的五个家庭成员也主动代替了班级。有在社区工作了20多年的看门人,他们也主动提出参加志愿者工作,协助宣传和检查监测探头,并利用他们在社区中“熟悉面孔”的人际优势,说服居民合作。严维国说:“如果你不这样做,对别人总是有好处的。我们还可以与国外的垃圾分类水平保持一致。”在志愿者和居民的努力下,宝云大厦在过去的20年里改变了居民的垃圾分类习惯。值得学习的是,居住区的垃圾桶保持干净整洁,受到居民的欢迎和喜爱。一些居民说,站在这样一个干净的垃圾桶旁边,“吃早餐、喝茶都没问题。”

静安创新模式:一星期撬动20年的扔垃圾习惯

每月前10天检查社区分类,并在中旬前完成整改

志愿者是垃圾分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他们可以直接联系社区的居民,通过自己的努力感动和影响居民。因此,宝山路街道开展了垃圾分类志愿者课程,帮助社区管理者在招募、管理、培训和使用志愿者的过程中提高专业水平。除了课程教育之外,还在街头准备了系统和专业的宣传材料,为志愿者发挥影响力提供支持。

静安创新模式:一星期撬动20年的扔垃圾习惯

据悉,从2019年开始,保山路街道将于每月1日至10日对已进行垃圾分类的居住区进行垃圾分类检查,并于每月中旬进行整改。宝山路街道办负责人表示:2019年,宝山路街道垃圾分类工作将实现居民区和社区单位垃圾分类全覆盖,沿街商铺上门垃圾收集全覆盖,绿色账户开通率达到90%以上。2019年,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成功建成,形成了具有宝山路街道特色的垃圾分类实践,造就了一批典型的分类社区、分类单位和一批优秀的工作者和志愿者。全面完成垃圾箱和垃圾容器改造,加快“两网融合”建设,推进垃圾箱综合回收和因地制宜定期分类。具体任务要分解,责任分工要细化到居委会、行业委员会和物业公司,以提高垃圾分类的有效性。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静安创新模式:一星期撬动20年的扔垃圾习惯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25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