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84字,读完约3分钟

东方。12月18日上午,上海市静安区宝山路街257号和258号旧征收基地举行了基地生效和居民集体搬迁仪式。听到这个消息后,许多居民自发地赶到基地,一起见证难忘的时刻。

据了解,该地块为二级以下旧村,旧城改造征用范围为:东至致远路,南至中华新路,西至西藏北路,北至枝江中路。居民总建筑面积近7万平方米,涉及证件1840张,住户2260户。小区里的房子已经建了很长时间,大部分都是没有独立卫生间的低层平房。前后房屋之间的距离很小,整个地区有几条小巷通向周围的道路。暴雨期间,屋顶经常漏水,房子里积水。

上海静安最后一幅“毛地”将成历史 居民告别“几代同堂”终圆新居梦

2019年8月31日下午,257、258号街坊旧城改造意愿协商以99.57%的高比例获得通过,居民旧城改造意愿十分迫切。12月10日,“第二次咨询”正式签约的第一天,共有1826名居民签约,签约率达到99.24%,远远超过了90%的有效率。257、258居委会征地基地“第二次协商”的成功,标志着静安区最后一个“毛镝”257居委会,在全区剩余的旧土地中,面积最大、情况最复杂、土地最困难的一个,即将成为历史。

上海静安最后一幅“毛地”将成历史 居民告别“几代同堂”终圆新居梦

在藏北路750弄,王阿姨手里拿着一个厕所,向她“简陋的住处”告别时,脸上洋溢着微笑。她的家是一栋只有20多平方米的三层楼房。从狭窄的楼梯到二楼,沙发、床和餐桌占据了房间的大部分面积。1979年,王阿姨插队定居上海。她一直住在这个广场,她的儿子在那里结婚,她的孙子在那里出生。“没有独立的浴室,下雨时会漏水。每个人都想早点离开。”王阿姨说。

上海静安最后一幅“毛地”将成历史 居民告别“几代同堂”终圆新居梦

和王阿姨一样,徐先生从5岁起就住在257号小区,已经住了54年了。由于家里有很多兄弟姐妹,许先生的三口之家仍然住在二楼,二楼高约10平方米,不到2米高,而他大哥的家住在楼上的阁楼。如果不是因为旧的改革,一个大家庭将不得不继续挤在这样的环境中。

上海静安最后一幅“毛地”将成历史 居民告别“几代同堂”终圆新居梦

由于基地面积大,住房类型复杂,为了尽最大努力为老居民服务,让他们顺利实现新家的梦想,保山路街准备充分。街道党工委坚持党建带路,强化职责,创新“3+3”工作方式,实现“三进”和“三条战线”:人员提前配备,宣传提前落实,问题提前解决。触摸位置;老党群服务站建在前线,各级干部组织队伍进入前线,老青年突击队在前线锻炼。旧制改革时期,通过开通微信公众账户进行宣传,党员和志愿者发布旧制改革方案,通过广播、横幅、黑板报和户外大型显示屏及时推送信息,充分说明政策,确保整个征集过程公平透明,赢得人民信任。此外,还为老改革基地和居住区的居民定制了温馨的图片墙,让居民可以留下邻里之感,共同期待新的生活。前来拍照的居民络绎不绝,这已经成为老改革基地的一个红色切入点。

上海静安最后一幅“毛地”将成历史 居民告别“几代同堂”终圆新居梦

(照片由静安区提供)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上海静安最后一幅“毛地”将成历史 居民告别“几代同堂”终圆新居梦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23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