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64字,读完约3分钟

东方记者黄立春。6月10日报道:今天早上,上海出现了两次黄色的雷暴和暴雨警告,打乱了许多人的出行计划。然而,在市中心的黄浦区,围绕“文化与自然遗产日”的第二届“上海城市起源历史与文化”系列活动如期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

外滩如何从“泥滩”变“金滩”?黄浦区“遗产日”活动吸引市民冒雨参加

乔讲述“外滩——金色天际的传奇”

上午10: 00,1934年11月6日隆重开业的汉口路740号长江精品酒店,也是经典老歌《玫瑰,玫瑰,我爱你》的发源地,9楼正在举行一场名为“外滩——金色地平线的传奇”的特别讲座。主讲人乔·,《上海日报》城市与建筑史专栏作家兼首席记者。在工作期间,她深入参观了外滩大量平时难以到达的秘密场所,并查阅了上海旧英文报纸上大量关于外滩建筑的深度报道。实地考察与旧报纸上的“流动历史”相结合,将读者带回到近代外滩的黄金岁月。“我们一直说我们应该符合国际标准。有一段时间,我们是国际社会的一部分。”乔以丰富的图像和史料展示了外滩独有的数据分析图和金色天际线生长图,讲述了外滩建筑保护背后鲜为人知的轶事,揭示了外滩从“滩涂”到“金滩”的传奇故事。

外滩如何从“泥滩”变“金滩”?黄浦区“遗产日”活动吸引市民冒雨参加

据了解,此次活动也是知名文化品牌项目“讲座之上”首次与文物部门合作深入区县,150个入场名额瞬间“死亡”。记者发现,现场观众的年龄跨度很大,包括中老年人、大学生和中学生,但他们都听得津津有味。一位女士拿着乔·的《上海外滩建筑地图》,一边听着外滩建筑的讲解,一边相应地阅读着书中的内容。这位杨女士告诉记者,虽然她从事银行业,但她对历史建筑非常感兴趣。外滩的每一栋建筑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非常迷人。

外滩如何从“泥滩”变“金滩”?黄浦区“遗产日”活动吸引市民冒雨参加

杨女士与上海外滩建筑地图

同时吸引公众的还有在扬子精品酒店一楼举办的“大师从这里开始——建筑师书写的建筑遗产”画展。100多幅公开征集的素描、水彩画、钢笔画和油画,以黄埔区历史建筑为主题,从专业画家、建筑师、高校师生、公众爱好者等不同角度诠释上海现代建筑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唤醒人们对城市历史的美好记忆。

外滩如何从“泥滩”变“金滩”?黄浦区“遗产日”活动吸引市民冒雨参加

“大师从这里开始——建筑师书写的建筑遗产”画展

它位于上海市中心的黄浦区,不仅是上海旧市政厅和现代租界的所在地,也是上海不可移动文物密度最高的地区。区内有上海和黄埔区100多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外滩、人民广场、旧市政厅、恒富四个历史风貌保护区,30多条风貌保护道路和街道。黄浦区文化局副局长赵兵表示,黄浦区人民广场区作为上海城市的发源地,以它为中心,不仅分布着上海城市规划博物馆、上海大剧院等年轻而现代的建筑,还保存着杨子大酒店、木尔堂等历史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正是这种多样景观的融合使上海成为一个既有有趣故事又有故事的城市。

外滩如何从“泥滩”变“金滩”?黄浦区“遗产日”活动吸引市民冒雨参加

赵兵还透露,除了讲座和艺术展览,今天黄埔区还有15座文物建筑免费向公众开放。其中,有许多属于营业场所的开放式单元,如上海扬子精品酒店、一品村、步高里等;还有宗教场所,如法藏寺、石龙子寺、海上白云寺、清心堂等。;除了一些日常收费单位,他们还积极参与免费开放,如上海文庙,上海古城墙和大井道观。“我们希望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加深公众对文化遗产的理解和认识,营造全社会关心和爱护文化遗产的氛围。”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外滩如何从“泥滩”变“金滩”?黄浦区“遗产日”活动吸引市民冒雨参加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16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