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71字,读完约8分钟

“全面提高黄浦区城市治理的法治水平”是中共黄浦区委在《关于深化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黄浦的实施意见》中提出的明确目标,伴随着“十三五”规划在黄浦区的实施。以及“全面推进法治,建设法治黄埔”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黄浦区在建设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推进城市治理法治化的研究、探索和实践中,不断探索法律、总结经验、创新制度,为上海建设“优秀全球城市”做出了贡献。

黄浦:制度创新全面推进城区治理法治化

“三位一体”整治城市慢性病

跨门经营、无证经营、在道路上摆摊设点...这种城市混乱一度是旧城综合治理中的“硬骨头”。但在今天的豫园,这样的烂摊子是很难找到的。

“通过‘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当我们面对各种城市混乱时,执法工作就更加大胆了。”豫园街道市场监督管理所所长胡一伟表示,通过高度整合公安、城管和市场调研机构的资源,明确了各方的责任,同时在现场进行了联合执法,避免了双方的言语和肢体冲突。豫园街道城管中队队长何权国打了个比方:“过去,三方‘互相尊重’,现在却‘像一家人’。”

黄浦:制度创新全面推进城区治理法治化

豫园社区管理办公室主任陈超解释说,所谓的“三位一体”是指“取缔非法经营”、“拆除违法建筑”和“消除安全隐患”三个目标的整合;街道坚持属地责任,市场监管、城管部门协同管理,房管、消防、公安、环保等部门协同工作,三组力量整合出动;禁、贴、挖三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豫园周边的综合环境问题。他说:“我们正在尝试‘菜单式’的工作机制:在整顿某个地区之前,我们首先要彻底调查一下情况,搞清楚该地区每个家庭的情况,从经营者的信息到它违反了什么法律法规,需要进行什么样的整顿,形成一个工作任务清单,实行菜单式的工作分配。这三个部门都在努力实现信息共享,同时开展工作。”

黄浦:制度创新全面推进城区治理法治化

当你来到复兴东路时,细心的人会发现这里又添了一堵新墙。在过去的16年里,这个位置一直被一个长期来到上海的外国人陆某所建的房子占据着。一间是营业用的,一间是出租用的,阁楼是鲁家的,形成多重混乱。“我们事先得知鲁患了精神病。在现场整治的过程中,他突然拔出了刀,试图反抗执法。在过去,没有办法仅仅依靠市场上的人员。但在公安现场的共同执法下,警方当场制止了他的危险行为,并依法将其拘留。在拆迁过程中,街道还邀请公证处人员进行全面公证,以避免法律纠纷。”胡一伟介绍,“光是整治是不够的,辅导也是我们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鲁的孩子还在学习,因为他还年轻。在他被拘留期间,大学居委会帮助认领了孩子,并主动照顾孩子。"

黄浦:制度创新全面推进城区治理法治化

为跨门操作建造墙壁和密封门,以及将未经许可的流动蔬菜小贩排入市场等。由于默契的合作和彻底的执法,老城区的居民感觉环境越来越好,邻里关系也很和谐。“过去,一些居民认为我们执法不力,甚至认为我们在多管闲事。通过“三位一体”的协调运作,法律赋予各部门的权力也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法治的优势得到充分体现。我们的工作也得到了居民的认可,一些居民会主动为我们提供各种治理线索。我们有一种完全的认同感。”他对权国说。

黄浦:制度创新全面推进城区治理法治化

“三十三篇文章”经受住了大客流的考验

今年的国庆节恰逢中秋节,许多当地居民和外国游客选择在上海度过长假。黄埔区的热门景点人气爆棚,但由于客流量大,也存在各种问题。道路上的各种共用自行车为市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随意停车和乱扔垃圾的行为不仅影响市容和环境,还会造成一定的公共安全隐患。

黄浦:制度创新全面推进城区治理法治化

为应对“十一五”期间的“自行车热”,各区市政办、交警支队、自行车共享企业和非机动车管理企业密切配合,形成了统一指挥、共同负责、联合运营维护的良好局面。特别是三管齐下的联合运行维护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而言,区级平台统一指挥运营维护,结合上海旅游节开幕式保障经验,要求共享自行车公司除自身运营维护工作外,还需提供26辆运营维护车,区市政办统一部署运营维护,提高运营维护效率;共享自行车公司加强运营和维护。鉴于黄埔区存在明显的“进口”现象,节日期间,所有共享自行车公司都增加了运营维护人员和车辆,以增强运营维护能力;非机动车管理企业加强管理,节前进行预清洗,节日期间派出更多人员和车辆确保街道秩序,配合区市政办做好运营维护车辆的调度管理工作。据统计,“十一五”期间,黄浦区共安排共用自行车796,841辆,日均安排车辆近10万辆,出动车辆4,111趟,清理车辆78,425辆,圆满完成了“十一五”期间共用自行车的管理和应急保障任务。

黄浦:制度创新全面推进城区治理法治化

“共享自行车的快速发展和过度交付与黄浦区紧张的公共道路资源形成了矛盾。去年10月,共享自行车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打破了非机动车管理原有日常工作的可持续性。因此,必须创新,《三十三条》应运而生。”黄浦区市政综合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周兰表示,黄浦区现有约1500个非机动车停车位,可停放约15万辆非机动车,其中包括约7万辆自行车。共用自行车交付过量导致共用自行车交付总量超过50,000辆。黄埔区通过政府的倡导,逐步建立了企业、社会、政府等多方共同治理的模式。今年4月11日,黄浦区率先发布了《自行车投掷、骑行和停车共享限制区》(简称“第33条”)。在街道层面,通过形成“六方联动机制”,即共用自行车公司、公安交警、城管中队、车辆管理公司、社区志愿者和区域管理处的共同管理机制,制定了两套日常和节假日工作惯例,确保24条主干道和6个重要景区的自行车“混乱”。

黄浦:制度创新全面推进城区治理法治化

流程公证保护居民权益

国际广场社区产业委员会的改选是淮海中路街道的一个“难题”。在过去的12年中,由于各种原因,行业委员会长期不能正常运行,不能使用维修资金。去年,新一轮行业委员会改选重新开始,但仍有一些人试图阻挠换届工作。

为维护行业委员会换届选举的正常进行,确保选举的公平、公正和公开,应淮海中路街道办事处的要求,卢湾公证处积极参与此项工作,并委派经验丰富的公证员钟伟强担任承办公证员。“由于这项工作没有先例,经过几次联席会议,公证处、公证处和淮海中路街道的领导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制定了工作计划。”卢湾公证处党支部书记邵会说。

黄浦:制度创新全面推进城区治理法治化

承办公证员钟伟强对国际广场社区委员会改选过程进行了严格的合规性审查,确保改选过程符合《物权法》、《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关于加强本市住宅小区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建设的若干规定》等强制性法律规定。十一次,即卢湾公证处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提供公证服务的次数。连《业主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名单》等八个公告的公示也张贴出来,卢湾公证处相关人员对保全证据进行了公证;与此同时,在选举行业委员会成员和表决《专项维修资金管理条例》的工作中,对选票发放、发票开具和唱票进行了现场监督和公证的全过程。

黄浦:制度创新全面推进城区治理法治化

公证处介入了行业委员会的改选,解决了许多顽疾。例如,鉴于公告经常被撕毁,由于公告已事先经过公证处公证,公告事实已经得到确认,撕毁对公告事实不再有任何影响。与此同时,在选举现场的投票过程一度混乱的情况下,承诺公证人处于危险之中。针对居民选票信息变更、信息填写矛盾等问题,公证员及时将其作为无效票处理,保证了统计结果的有效性。居民们纷纷称赞:“有了公证保证,就不用担心选举会被别有用心的人破坏。”

黄浦:制度创新全面推进城区治理法治化

为确认公证参与行业委员会换届选举的实际成果,实现司法与社区的联动效应,卢湾公证处在区司法局的指导下,与淮海街道相关部门签订了合作协议,使此项工作成为常态化工作,并逐步将工作成果复制和推广到本地区其他街道,形成了法治、和谐、共治的良好格局。

黄浦:制度创新全面推进城区治理法治化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示上海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不断努力,走出一条新路,取得新成就。近年来,黄浦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1+6”文件精神,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成效显著。一些长期困扰基层的瓶颈有了新的突破,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在解决问题上取得了新的成效。体制机制优化,队伍保障加强,城市管理更加有序。在依法治区工作中,要注重制度创新,倡导法治,让群众感受黄埔区的温度。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黄浦:制度创新全面推进城区治理法治化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16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