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433字,读完约14分钟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中国人民的抗战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支持。一个法国人在上海南部为中国人民创建了一个难民区,以避免被日军杀害。有人把他比作“中国的辛德勒”——辛德勒拯救了1200多名犹太人,同时保护了成千上万的中国人。他就是被称为“难民之父”的法国耶稣会牧师饶加驹。

史话黄浦:饶家驹和南市难民区

父亲饶家驹(1878 ~ 1946)

饶加菊,本名罗伯特·查尔兹·埃米尔·杰奎诺·德·贝桑格,1878年出生于法国西部的圣镇。他16岁加入耶稣会,1913年来到中国传教。他曾担任圣心堂牧师、国际商业集团牧师和奥罗拉大学教授,这使他有机会与各国驻上海的领事馆和租界当局联系。

史话黄浦:饶家驹和南市难民区

无数难民涌入上海,聚集在民国路(现在的人民路)一带

饶家驹身材高大,气度不凡。除了法语和德语,他还精通英语、希腊语、日语和拉丁语,普通话流利,甚至会说上海话。他在帮助中国学生制作烟花时意外引发爆炸,他的右臂被炸掉了一半。他被称为“独臂父亲”。

法国地图上的石楠难民区(黑色部分)

在1932年的128事件中,饶家驹担任中外救援协会主席,到战区进行救援工作,并呼吁中日双方停火四小时,将伤员和难民撤离战区。

上海市政府关于划定石楠难民区的通知

1937年8月13日淞沪战争爆发时,日本侵略者袭击了上海的闸北、虹口和杨树浦,中国军队进行了反击。接着战争蔓延到石楠、金山、宝山、六合等地。无论日本军队去哪里,他们都烧杀抢掠,上海及其周边地区成千上万的人流离失所。

史话黄浦:饶家驹和南市难民区

关于建立石楠难民区的若干文件

为了避免战争,难民涌入法租界和公共租界。难民人数最多为700,000人,特许区的房屋不足以居住,60多个收容所过于拥挤,紧急增加10多个收容所仍然不够。大量难民露宿街头,每天有100多名成年人饿死,每天约有200名儿童死亡。

史话黄浦:饶家驹和南市难民区

由于担心难民的麻烦和日本军队进入租界的机会,租界当局关闭了法租界中国边界的铁门,在有限的时间内打开,并竖起铁丝网防止难民涌入。结果,无数难民被困在石楠,聚集在民国路(现在的人民路),处境悲惨。9月7日,上海市政府宣布了对难民的救助措施,各种社会组织纷纷开展慈善活动。然而,难民太多,这只是九牛一毛,收效甚微。形势严峻,上海各界人士忧心忡忡,纷纷提出建议;一些国际友人也非常关心,尤其是饶家驹神父。

史话黄浦:饶家驹和南市难民区

1937年11月9日,石楠难民区宣布成立

饶家驹目睹了大量的难民无家可归。考虑到当时石楠有许多公共场所,大量居民涌入法租界,留下了大量的空房间,他向上海市长俞鸿钧建议,应该在石楠的统一地区接受难民,中日交战双方都不应该采取军事行动。

饶嘉轩与难民区监督委员会成员合影

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的当局害怕战争,并立即从他们眼前的利益出发作出积极的反应。除了担心难民的生活之外,上海的各种组织和名人也希望在战争中有一片安全的土地,并保护历史遗迹,如豫园和城隍庙。

11月4日,俞鸿钧批准设立石楠难民区,并在不丧失领土主权的前提下提出四项原则:

第一,不要和日方谈判;

第二,这是国际难民救济的性质,绝不是变相的让步。任何外国不得干涉中国的领土主权;

第三,中国警察负责这一地区的公共安全,不允许外国军队进驻,也不需要外国武装警卫;

4.不会签署任何协议,中方将考虑任何违反上述原则的行为。其中一个或四个由国际红十字会通过与中国和日本交换信件来确认;有两三件事与国家主权有关,但由于上海的陷落而无法实现。

卡车将难民运送到难民区

同时,饶家驹向日方提出不要进攻难民区。5日,日本驻上海总领事冈本季回答说:“当你同意该地区(难民区)只供公民居住时,你将保证不攻击它,也不在该地区进行军事活动或敌对的武力行为。”但是,也有人提议,“当该地区出现所有异常情况时”,应向日方报告。

史话黄浦:饶家驹和南市难民区

关于饶家驹安慰申宝难民的报道

经过饶家驹的调解,并征得中、日、租界当局的同意,上海市政府于11月8日发出通知,称“中国红十字会向上海国际委员会建议,在上海南部划出一个难民区,以为战时难民应暂予收容.....这个政府关心的是救济难民,为了保护人类,它已提交给中央政府批准和遵守。现批准本月9日中午起执行。”

史话黄浦:饶家驹和南市难民区

石楠难民区南起方邦路,东、西、北至民国路,约占老城的三分之一。下午4点,上海国际救援委员会在商定的难民区周围的交叉路口竖起旗帜,并用中文和英文写下红十字会和国际救援委员会的名字。9日下午,在方邦路交叉口(民国路交叉口沿线现有的防御工事)修建了防御工事。迄今为止,石楠的难民区已经正式划定。

史话黄浦:饶家驹和南市难民区

饶家驹维护申宝难民喂养秩序报告

石楠难民区有一个监督委员会,由饶家驹担任主席,负责该地区的所有事务。该委员会有一个总办公室,它驻扎在城市北部的消防会议,并在年底搬到租界。为了便于管理,难民被分为9个分区。每个区由一名由难民选出的中国人领导,包括总务、文书工作、纪律、用品、总务、卫生、清洁、登记、调查和医疗服务。年底后,难民区监督委员会名义上仍由上海国际红十字会领导,但实际上隶属于伪大街市政府的“石楠自治委员会”。

史话黄浦:饶家驹和南市难民区

《良友画报》关于石楠难民区的整版报道

社会各界和外国组织热情地向难民地区捐赠了金钱和物资。法租界当局发行了“法国商人救济难民慈善彩票”,每次发行的收益有90%拨给了石楠难民区。公共特许经营实行“自愿支付娱乐捐款”,向旅馆和娱乐场所征税,用于救济难民。上海的许多机构和组织承诺提供一周或十天的食物;音乐行业发起了一场慈善演出,以筹集资金支持难民;女子学校的学生印刷出版物《女孩的快乐》,在慈善义卖会上筹款,他们还上街募捐。该地区以外的难民也有饮食捐赠者。

史话黄浦:饶家驹和南市难民区

29袋面粉,由市救济处第一收容所的难民捐赠;“313难民贩卖组织”绝食一天,省下6元钱,买了600多块蛋糕送到难民区。财政部部长孔祥熙曾拨款5万元给饶家驹,并解释说4万元用于石楠难民区。为了盛装打扮,日本调度司令石根·松井和舰队司令长谷川表扬了饶家驹的“善行”,并分别捐赠了1万日元。

史话黄浦:饶家驹和南市难民区

难民排队等候食物

11月9日,在难民区建立的第一天,城隍庙、豫园、小世界、学校和教堂就被设立为避难所,2万多名难民立即得到安置。从10日晚开始,战争烧到了石楠南部,难民向北逃,涌入难民区,避难所的数量迅速增加。根据11月28日的统计,在难民区有118个避难所和88,000名难民。从那以后,曾经躺在中华民国公路上的难民也被建议进入难民区,那里有10多万难民和130多个避难所。

史话黄浦:饶家驹和南市难民区

难民区的热水供应办公室

难民区刚建立时,垃圾堆积在山里,粪便溢出,饥饿的尸体死去;与此同时,输水管道被破坏,没有自来水。经各方协商,由中国经济福利会和红十字会负责垃圾的处理,尸体埋在蒲山山庄;通过法租界,三个大水龙头被连接到新开河、老北门和方邦路用于临时供水。

史话黄浦:饶家驹和南市难民区

给难民接种疾病疫苗

当时,难民生活非常艰苦,但他们能够维持最低标准。起初,粥每天早上9: 00和下午2: 00分两次分发..之后,根据注册人数,大米将改为每人每天一罐(大约六个城市中有两个),由户主用卡收取,同时,每人每月的生活费用将为1.95元,由于价格上涨,这一数字将增加到10元左右。该地区的居民根据他们的户口得到了便宜的大米,每包的价格是16元。另一个慈善机构在城隍庙和稷山庙分发馒头,在老西门的关帝庙供应粥。冬天,监督委员会将收集到的大量棉衣和棉被分发给难民。成千上万袋的衣服从香港和新加坡运来,其中一些在夏天不时令,还有一些被缝制成棉袄,这在难民中很受欢迎。

史话黄浦:饶家驹和南市难民区

组织困难儿童开展文艺活动

在难民区,豫园和吴彤路旧天主教堂有7所为困难儿童开设的学校,招收了2000多名学生。商务印书馆提供教材,难民儿童免费入学。后来,由于日本军队的审讯,对学校事务的干涉,以及强迫开设日语课,学校不得不关闭。此外,在富春街设立了一个残疾老人之家,占地9亩,接收了130多名残疾老人;中华医学会在该地区有12个诊所;万竹小学有一个流通图书馆。该地区还有草绳作坊和刷子作坊,它们招收了200多名难民,然后由于缺乏原材料而关闭。然后,成立了一个刺绣和花边车间,由法国拯救死者协会的修女领导,并把女性难民作为信徒。

史话黄浦:饶家驹和南市难民区

难民区的杂货店

难民区有些管理不善。例如,第七区区长任锡鹏谎报难民人数并扣除难民口粮。事件发生后,他的家人找到了一些救济大米,100套救济衣服和100多条丝绸被子。另一个例子是,1939年4月,难民区委托恒达洋行购买了1000袋糙米,其中数百袋混有稗子和砾石。此外,该地区还经常发生吸毒、赌博、酗酒、打架斗殴等违法事件。

史话黄浦:饶家驹和南市难民区

难民区的小吃摊

1938年5月,饶家驹赴美国和加拿大为中国难民举行“一碗米饭运动”等各种宣传活动,并会见了罗斯福总统。在美国总共筹集了100万美元,美国红十字会捐赠了70万美元,加拿大人捐赠了70万美元。部分资金用于石楠难民区。

饶家驹是个难相处的孩子

虽然日方表面上承认南海难民区“没有遭到武力攻击”,但实际上从未放弃对这一地区的觊觎。11月5日,冈本宣布,“一旦中国军队被驱逐出其周围地区,陆海军打算占领这一地区。”12日中午,30多名日本士兵跳出新北门的张川路(现在的溧水路),在沙袋上插上太阳旗,并用枪驱散周围的难民。下午,两辆日本轻型坦克在中华民国西面巡逻,后面跟着14名步兵,不分青红皂白地袭击行人。经过饶家驹的交涉,日本人没有越过民国路。

史话黄浦:饶家驹和南市难民区

不久之后,日本军队强行进入难民区进行搜索,理由是士兵在难民区外巡逻时受伤,无视国际救援协会的防卫。第二年年底,日军切断了连接难民区总部和租界的电话线路,饶家驹在被工程师接通之前为之辩护。饶家驹与日军谈判时,一名日本士兵用枪指着饶家驹。饶家驹没有表现出害怕,平静地面对它。日本士兵对饶家驹的名声感到敬畏,不敢扣动扳机。再一次,当饶家驹在难民区处理用水问题时,一颗流弹击中了他,在他的长袍上打了一个洞。不幸的是,他旁边的两名巡警被枪杀。

史话黄浦:饶家驹和南市难民区

饶家驹和英国陆军司令斯摩莱特访问了石楠难民区

为了加强对难民区的控制,日本军队和伪大道市政府将难民和居民的居住区划分为红色和黄色区域,然后将它们划分为21个区域,不允许人员往来。与此同时,难民居住的区域减少到7个地方,如小石围、清莲寺、消防俱乐部、豫园、内园、竹叶青办公室和芦香园。只有两个地方,陶沙场和陈石安桥,留在难民区的入口和出口,分别由日本士兵和伪警察守卫。

史话黄浦:饶家驹和南市难民区

由于日军在上海实施的经济封锁,以及对大米、棉花、煤炭等物资的严格控制,再加上物价飞涨,难民地区的资金日益枯竭,供应越来越困难,因此不得不降低供应标准。自1939年9月13日以来,难民的每日口粮已从6两减少到3两。自10月1日以来,居民已经停止发放口粮,4700名无法维持生活的人被安置在三个避难所。与此同时,有工作能力的难民被动员起来寻找自己的出路,一些人被疏散回家。共产党领导的上海慈善总会以“撤乡”的名义,从饶家驹那里拿到了两张通行证,并把一些难民青年送到了新四军。此时,该地区仍有19,209名难民和88个避难所。

史话黄浦:饶家驹和南市难民区

饶家驹陪同国际友人参观石楠难民区

1940年5月,欧洲战场形势严峻。6月16日,在法国耶稣会的授意下,饶家驹离开上海前往巴黎,从事战时救济工作。石楠难民区缺少一个收容者,所以只能到此为止。6月24日,《申报》报道称,难民区代理执行主任发布公告称:“查本办事处负责处理中国难民的救济工作,这一工作瞬间持续了三年,每年发放大量粮食。目前,资金已经枯竭,不可能继续下去。在离开上海之前,委员会成员饶畅召开了一次会议,并决定在6月20日停止进食。”所有的口粮都将展出到月底,每个人都将被允许给予一个月的津贴作为复员的资本。"

史话黄浦:饶家驹和南市难民区

与此同时,据说石楠难民区的难民复员问题已经完全解决,除了老年人和弱者,他们继续被养老院和新的普通教育大厅收养。7月3日,难民区监督委员会致信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宣布已于6月30日停止活动。石楠难民区历时两年零八个月,期间安置了30多万难民,城隍庙、豫园、陈翔寺、广福寺、磁县等历史遗迹和大量民居建筑得到保护,与方邦路以南的破墙形成鲜明对比。

史话黄浦:饶家驹和南市难民区

石楠难民区小册子中的插图

在饶家驹离开上海的前一天,难民区的难民自发地计划竖立饶家驹的铜像,并用手和砖头举行了奠基仪式。难民们还提议将方邦路改为“饶家路”,将方邦桥改为“饶家桥”,以表达他们对法国神父的感激和依恋。

饶家驹对中国也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来到中国已经27年了,在此期间他再也没有回到法国,他把一半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中国人民。他发誓要为广大难民“与难民区同生共死”。他曾设想在每一个受战争影响的城市建立难民安全区,并表示希望他死后葬在中国,并将他的中文名字改为“饶家华”。鉴于饶家驹在中国难民事业中的突出成就,国民政府曾授予饶家驹一枚玉质奖章;蒋介石也写信给他说:“我谨代表全国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在1949年缔结的《日内瓦第四公约》中,作为战时保护平民的一个例子,提到了“饶家居安全区”。

史话黄浦:饶家驹和南市难民区

石楠难民区小册子中的插图

感谢滴水,以泉还乡,是中华民族的永恒遗产。当中国遭受巨大灾难时,无数的外国朋友如饶家驹伸出了援助之手,向人们表达了深深的爱,中国人将永远记住这一点。2014年11月,“饶家驹与战时平民保护国际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与会专家学者主动在石楠难民区旧址为饶家驹树立了铭牌和雕像,以纪念这位伟大的国际人道主义战士。

史话黄浦:饶家驹和南市难民区

(注)石楠难民区在英国文学中是“雅基诺区”,因此也被称为“饶家居区”或“饶家居安全区”。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史话黄浦:饶家驹和南市难民区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16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