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06字,读完约5分钟

自2017年以来,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与各区政府共同举办了一系列“国际化上海”宣传活动,推动上海建设“五个中心”,建设世界优秀城市和现代化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

随着杨浦区和静安区的成功推广,一系列活动将于2018年5月移师黄浦区。此次活动将突出外滩金融集聚带的优势,介绍外滩滨江高端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为此,东方。记者采访了许多在黄浦区工作和生活的外国朋友,聆听了他们与黄浦的不解之缘。

外国友人在黄浦丨德国医生在上海

在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附近,在巍峨的标志性建筑明日广场,有一家外资医院:百会医疗集团上海瑞英诊所。也许是因为躲在甲级办公楼里,人们很难把这个地方和他们通常看到的医院联系起来,除了醒目的标志。

在瑞英优雅、安静、舒适的环境中,一支专业的医疗团队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我们的采访对象是其中一位外国医生:麦克拉·鲍姆。

米歇尔来自德国慕尼黑,30多年来一直是耳鼻喉科的专业医生。十年前,她和丈夫来到上海。她的丈夫在一家瑞士制药公司工作。目前,夫妻双方在上海都有稳定的事业,在上海生活得很愉快。

根据米其拉的说法,百威医疗已经在上海工作了13年。自2005年在人民广场明日广场开设中国第一家门诊部——瑞英诊所以来,新天地、陆家嘴、虹桥和金桥都新开了分店,现在计划在人民广场或虹桥地区新建大型医院。

在谈到门诊服务时,米歇尔说,目前50%的病人是外国人,大多数医生是外国人,所以他们需要提前预约。每次预约通常持续30分钟,所以她一天最多可以接待15个病人。Michela笑着说:“这里的环境很舒适,不需要排队,可以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所以这里的人的满意度比较高。”

外国友人在黄浦丨德国医生在上海

至于他所在的黄浦区,Michela坦言:“来这里之前,我了解到公司之所以选择在黄浦开第一个门诊部,是因为它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国际高端服务业良好的商业环境。黄埔区位于上海中心区的核心。附近有便利的交通和繁荣的商业区。浦东和浦西的病人来这里很方便。”

外国友人在黄浦丨德国医生在上海

就个人而言,她对上海生活的便利和安全非常满意。“在这里,餐馆、商店和便利店星罗棋布,人们不用带现金就可以用支付宝付款。这是我回到德国后会非常怀念的事情。”米其拉笑着说:“上海在安全方面也是一流的。”作为一个女人,即使在深夜走在路上,我也感到安全。”

外国友人在黄浦丨德国医生在上海

虽然他特别喜欢这座城市,但米歇尔也认为上海的城市管理仍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她打着手势说:“我认为上海可以尝试更环保的垃圾处理方法。”此外,上海可以更好地规划道路,使城市交通更加顺畅,使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能够舒适和公平地享有道路使用权。”

外国友人在黄浦丨德国医生在上海

米其拉非常喜欢黄埔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尤其是装饰性历史建筑与当代建筑艺术的完美融合,使黄埔区独具魅力。对于市区内许多现存的旧建筑,她还建议政府部门要下大力气对它们进行修复和保护,尤其是那些古老的后现代装饰艺术建筑,她认为这些建筑是时代的标志和城市无法复制的宝贵财富。

外国友人在黄浦丨德国医生在上海

米歇尔也对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充满期待,她相信这将对她的行业产生更积极的影响。她说:“虽然与欧洲城市相比,上海的经济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但有时一些进口药品在这里仍然买不到。作为一名医生,我很遗憾不能为病人提供他们需要的所有药物。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给国外药品进口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我希望今后加快这方面的工作步伐,以便我们的医生能够及时有更多更好的药物选择。”

外国友人在黄浦丨德国医生在上海

扩展读数:

在上海开埠之前,没有西医,只有在法庭上游荡或坐着的中医。1843年以后,随着外国人在上海的增加,综合性西医医院在上海相继出现。自1844年以来,仁济医院、同仁医院、公基医院和广慈医院相继开业。到1910年,共有14家医院,其中大部分位于上海老城的黄浦区。

外国友人在黄浦丨德国医生在上海

上海第一家西式医院于1844年开业,被称为“中国医院”,是仁济医院的前身。1846年,他搬到山东路的麦家环,这里现在是仁济医院的西校区。公基医院(现为第一人民医院),始建于1863年,位于外滩洋泾浜附近的克尔伯路(今中山东二路22号新永安路),1864年3月1日正式开业。红楼医院,也叫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1884年由外国人在上海创建于谢芳路506号。因为屋顶是红色的,所以一百多年来,它一直被公众和病人亲切地称为“红楼医院”。上海女子医学院,又称上海基督教女子医学院,是当时上海唯一的女子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位于瑞金二路,始建于1907年,原名广慈医院,法文名称为“圣玛利亚医院”。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外国友人在黄浦丨德国医生在上海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14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