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08字,读完约4分钟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上海和松江解放70周年。

从8月14日起,由区委党史研究室和区财经媒体中心联合推出的“上海松江”微信公众账号将持续播放“松江:70年70个瞬间”,捕捉松江70年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的70个历史瞬间,回顾前人的光辉足迹,发扬宝贵经验,汲取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共同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70年70个瞬间 全国各地成千上万名学习者来松江取经

在第七期,小松带你了解陈永康的故事,一个水稻高产的国家模式。

农业应该向陈永康学习

1951年,陈永康在华洋桥长安村选育的晚稻品种“老来青”平均亩产500多公斤,最高亩产达到716.5公斤。当年,松江县进行了水稻良种的大规模选育,选出了“老到绿”的县,陈永康被评为县选种示范县。1952年,陈永康被农业部评为农业爱国主义和高产模范,并赴京参加国庆典礼。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70年70个瞬间 全国各地成千上万名学习者来松江取经

为了推广陈永康的高产经验,华东、苏南、松江、松江等县的农业部门组织专家前来总结经验。1953年,根据当时参与总结陈永康高产经验的专家的建议,他对自己的高产经验进行了多点试验。通过试验,进一步证明了陈永康水稻栽培的科学经验。陈永康在水稻高产栽培方面的经验,如改良土壤、培育壮苗、种植方形小植株和选择良种等,在华东地区得到了广泛推广,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70年70个瞬间 全国各地成千上万名学习者来松江取经

描述: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参观陈永康互助小组的高产试验场

1952年,陈永康响应党中央号召,走互助合作之路,将周边几个农民串联起来,组建了“陈永康互助小组”。1954年,成立了半社会主义的李安民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由陈永康任主任。次年,由初级社改为高级社,陈永康继续当选为主任,积极推行“三包一奖”的生产责任制。

70年70个瞬间 全国各地成千上万名学习者来松江取经

1955年6月6日至1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宋庆龄访问了松松。宋访问期间,特别关注了以全国水稻高产模范(右一)为首的城东区长卓乡农会。图为宋庆龄(右二)在李安民农业生产合作社视察灌溉水田的灌溉渠。

陈永康和他的合作社接收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名学生。当时江苏有一首民歌:“看戏要看梅兰芳,种地要学陈永康。”1955年,宋庆龄视察了李安民合作社,并看望了陈永康的家人,对陈永康的成就表示钦佩和赞扬。1953年至1958年,陈永康先后接待了苏联、朝鲜、罗马尼亚、捷克、匈牙利、保加利亚、印度和缅甸等国的专家、记者和其他人士,为增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交流水稻种植技术,宣传新中国建设的成就,扩大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发挥了积极作用。

70年70个瞬间 全国各地成千上万名学习者来松江取经

链接

陈永康高产经验的典型系列示范和推广

1951年秋收时,松江东部长株潭长安村农民陈永康种的一季晚稻亩产1433斤。同年11月,松江县委召开了六七百名农村干部的扩大会议,宣传陈永康的高产经验。当时,农村土地改革刚刚完成,大量单户家庭正走向互助合作之路。晋升过程遇到了思想障碍,如因循守旧、怀疑和犹豫,以及害怕失败。

70年70个瞬间 全国各地成千上万名学习者来松江取经

描述:陈永康示范水稻栽培技术

1952年3月,松江县委员会召开了区乡干部扩大会议和农民代表会议。会上提出用典型系列示范方法推广高产经验。也就是说,该县以陈永康互助小组为中心,根据农时,在春耕、选种、水稻种植、施肥等期间。组织和动员各乡镇干部和农民代表分批参观陈永康的耕作方法。

70年70个瞬间 全国各地成千上万名学习者来松江取经

回国后,在区乡选择了350多个互助小组,建立了7700多亩示范田,并动员全村农民进行学习。为了保证农民在参观后不会错过农时,陈永康的互助小组提前半个月在春天犁地,该区的示范田提前了三四天。从县到区,从乡到村,形成了一个从点到面逐步延伸的连锁示范网络。

70年70个瞬间 全国各地成千上万名学习者来松江取经

描述:陈永康“坠谷”示范行动

通过这种方法,县委推广了陈永康的高产经验,水稻产量显著提高。1952年,全县81.3万亩水稻中,56%不同程度地采用了陈永康耕作技术。其中,配套技术7700多亩,亩产800-1000公斤,比上年增长50-100%;部分利用陈永康技术的有52万多亩,亩产600公斤左右,比上年提高30%以上。没有陈永康经验的有28万多亩,只高出10%左右。

70年70个瞬间 全国各地成千上万名学习者来松江取经

1952年11月6日,《新华日报》报道了《中共松江县委关于应用系列示范推广陈永康高产经验的基本总结》,指出:“这种新的领导方法也适用于推广其他农业生产和各种农业科技的先进经验。”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70年70个瞬间 全国各地成千上万名学习者来松江取经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107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