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49字,读完约3分钟

1937年夏天,“八·十三”淞沪抗日战争在上海北部爆发。

早在以前,上海就成立了金山旅沪会,这是一个促进同乡交流、互相帮助的组织。朱镜人沈思奇担任导演兼导演。上海、松湖抗日战争结束后,同乡会立即在《申报》上发表公告,大致意思是上海股市发生了非常事件,临时召开了临时理事会。当决定动员所有的人参加战时服务工作时,计划尽快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来避难......

抗战中的“金山同乡会”

今年11月,杭州湾沿岸的金山原本是上海的“后院”,但由于日本人的进攻和入侵,金山突然变成了前线,许多金山人涌入市区。“事件发生后,在上海避难的人络绎不绝,集思广益,协会的基础变得牢固起来。一方面,联系当地的友谊,报告当地的情况。一方面,它负责救济工作,例如资助贫困学生到四川投资、发放药品和资助失学青年。”1946年,《金山县志》这样描述该协会。

抗战中的“金山同乡会”

时任金山县教育局局长的朱世娟从金山来到上海。用他的话说:“(1937)我在11月6日遭受了一场全国性的灾难,12月20日爬到了上海……”朱主任在致“协会会员”的信中,向协会介绍了日本侵华日军对金山的侵占、学校和教职员工的破坏和隔离,以及如何对教职员工进行善后处理,并请协会共同讨论解决问题。此时,乱世联谊无疑是金山外的“暖心联络站”。上海金山旅游协会随后回复说:“在收到朱主任希望帮助远道而来的教职员工后,协会将为来上海的教职员工筹集250元。”对朱书记要求救济教育工作者的迅速反应可以说是及时的帮助。

抗战中的“金山同乡会”

也是在1937年11月,甘祥小学的校长俞新章面对隆隆的炮火,主动疏散了正在上课的学生。然而,有一些住宿教师和学生。面对被毁的家园,他们搬到了浙江的许多地方,最后到达了常山。在长山安顿下来后,于总裁开始联系上海的各方人士。几个月后,他终于与上海金山旅游协会取得了联系,也收到了来自上海的钱,并开始准备回国。经过多次波折,他们回到上海,由以九江路为校长的湘瑶院同乡会安排。几天后,学生们在父母的带领下乘船从上海回到金山。

抗战中的“金山同乡会”

协会的会场设在阿哈瓦路智敏中学。原来,这所学校与教育家弓兵和他的妻子有关。弓兵(1894-1971),字秉儒,号崇恩,朱靖人。早在1925年,她和丈夫徐乃涵,一个枫泾人,在上海创办了智敏公学。后来,她把学校的建筑搬到了李微微阿哈瓦路(当时是公共租界的西部,现在是人民广场以西的威海路和茂名北路的交界处),并把它命名为上海私立智敏中小学。当日本人袭击上海时,他们在校园里建立了难民收容所,并募集捐款帮助难民。

抗战中的“金山同乡会”

上海金山县联谊会在抗日战争期间做了很多事情。例如,营救被日本傀儡政权迫害的村民;协助有志青年参加后方抗日活动;此外,帮助校外青年在上海继续学业,并成立贷款协会帮助贫困家庭的学生。

抗日战争时期,上海金山县联谊会在联系、团结和帮助金山人民方面发挥了作用。回顾昨天,虽然松湖抗日战争已经过去了80多年,但我们仍然不能忘记那段悲伤的历史。在抗日战争的篝火中,金山的先贤们和金山在上海的乡亲们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之光,看到了金山互助精神的价值,看到了中国同胞的希望和力量!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抗战中的“金山同乡会”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104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