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47字,读完约3分钟

76岁的杨火根是金山人,也是一名渔民。他的祖父、父亲和儿子都是渔民,几代人都没有离开过大海。现在,杨火根每天晚上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出去看海和散步。这里,金山嘴海鲜街灯火通明,吃喝玩乐的游客络绎不绝;城市海滩的碧海蓝天是每个金山人眼中的风景。

金山海岸线70年变迁 见证金山发展的脚步

在当地老渔民口中,当时的海堤曾被称为“石脚洞”。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基本上都是用土修筑的道路,不能称之为上汤。虽然有些部分是石头唐,他们只能隐约可见。由于年久失修,很容易被大风和暴雨冲垮。

解放后,海滩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金山成立海堤工程部。起初,海滩上除了芦苇什么也没有。在七十年代,海堤工程署有一个水泥预制场,专门生产三条腿的锚,可以放置在海堤海滩脚下,以防止海浪。自从安装了三角锚后,海滩脚下的泥变得越来越硬,海堤上的石头也没有被冲走,所以在海上钓鱼是安全的。后来,政府越来越重视海堤的建设,通过大修和建设,海堤逐年加高和加固。

金山海岸线70年变迁 见证金山发展的脚步

前党支部书记、金山海堤管理处副处长顾霍龙对金山海岸线的开发十分熟悉。1982年参与海塘工作,亲身经历海塘的建设和发展,见证了90年代后金山海塘工程建设的新时代。

给他印象最深的是1997年的11号台风。8月18日,受台风、暴雨和高潮位影响,金山海浪达10余米,防洪墙和丁坝顶严重受损。此后,上海海塘建设大规模展开,金山海塘建设迎来了历史性机遇。达标工程西起齐家墩至石化海堤,东至曹泾黄墩6号丁坝,全长5.245公里,总投资2973万元。2000年,海堤达标工程全面竣工。所有土塘堤坝升级为混凝土海堤,沿线所有芦苇被切断,代之以绿色观赏林带。建成了百年一遇防御标准、积极抵御12级台风的坚固海堤,成功抵御了“麦莎”、“卡努”等强台风的袭击。

金山海岸线70年变迁 见证金山发展的脚步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金山的海岸线在不断完善。2004年8月,金山浙江码头至丁坝四号之间的护岸工程开工建设;2005年11月,城市海滩堤防工程开工;2006年3月初,大坝被关闭,全长3.474公里...

2015年,金山区在市海洋局的大力支持下,成功向国家海洋局申请了国家海域使用金项目——金山城市海滩西侧综合整治与恢复工程,并在金山城市海滩西侧建设了上海第一个滨海湿地——鹦鹉岛生态湿地。

近年来,金山管理水管和海洋的努力一直在不断推进。2017年12月26日,总投资约26亿元的龙泉港西侧填海工程正式开工。该区域主要突出生态和休闲功能。与金山城市海滩和“鹦鹉岛”生态湿地一起,建设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展和户外运动于一体的生态滨海旅游度假区意义重大,对加快金山滨海地区建设,打好“海洋牌”和“生态牌”意义重大。

金山海岸线70年变迁 见证金山发展的脚步

70年来,绵延40多公里的金山海岸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承载了一代岱山人的故事,也凝聚了金山人与海抗争的智慧,承载着金山的希望和幸福。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金山海岸线70年变迁 见证金山发展的脚步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98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