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70字,读完约4分钟

徐汇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金融办主任林福东札记;

突然之间,全市开展“大调研”已经半年多了,我先后调查了100多家企业,感觉收获很大。

首先,对大规模研究的理解继续加深

在进行大规模调研时,除了实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工作要求外,我个人有两个深刻的感受。

一方面,大调查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产党员应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通过大规模调查,干部深入居民家中,进入生产第一线,实地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坐在板凳上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沟通心灵,直接拉近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使他们与“地气”相连,群众与“天线”相连。就我而言,我觉得无论是“高级”金融企业还是普通的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都会出现一些实际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分析,去面对,去创造条件去解决。

大调研进行时

另一方面,大调查是领导干部必须掌握的工作方法。我们经常提出无效的政策,这往往是因为以前的研究不够,没有抓住群众的真正需要;或者看到了问题,但对策是不对的。古人云:“知屋漏者在天,知政失者在草”;毛主席还说:“先当学生,后当老师”。这次大规模的调查,不仅强调“为民请命”,而且强调“为民请命”,即始终保持领导干部的谦虚,始终保持“小学生”的心态。如果我们的工作能够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集中群众的智慧,信任群众,依靠群众,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大调研进行时

其次,大规模研究的有效性日益突出

对于年轻干部来说,大研究就是再教育。作为70后和80后的干部,我们可能掌握了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但往往基层经验不足,与群众接触不够。这次大规模的调查对包括我在内的年轻干部来说也是一次“补课”,可以听到更多来自基层的真实声音,这对他们自身的成长很有帮助。我们财务室的许多年轻干部通常忙于写作工作,他们都接触到了“金领”。这次,他们走访了许多中小企业,掌握了更多关于实体经济的第一手资料。

大调研进行时

大规模的调查对政策的宣传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新时期,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出台了大量惠民惠企的政策。我区在推动大众创新、创业和优化商业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企业往往对这些政策和措施一无所知,不知道如何应用。通过大规模调研,我们十几个团队直接去企业宣传政策,向企业推荐“上海徐汇”、“徐汇企业服务”等微信公众号,或在带回群众的政策诉求后,请专业部门解答,帮助企业解决疑虑,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给予群众更多的“知情权”。

大调研进行时

大规模的研究帮助企业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我们区的大调查是“全覆盖”,每个干部都有任务。我记得区里的主要领导曾经动情地对我们说:“如果区委、区政府把这些企业交给你们,你们就应该为区委、区政府做好服务。”我认为服务企业离不开解决企业提出的实际问题。一方面,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组织力量集中研究,建立解决问题的机制。例如,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在高峰期,我们的金融办公室每月可以收到12,345次转账中的近100个类似问题。我们收集银行和投资机构的产品以及相关的政府政策,通过网上宣传、组织融资对接会、编写融资手册等方式回复企业。另一方面,对于个性化和琐碎的问题,我们不怕“牛刀杀鸡”,努力给企业满意的答案。这不仅是为了贯彻区委“领导干部不但要指挥,还要打仗”的要求,也是为了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榜样,带动大家认真对待企业问题,积极争取解决。从实际效果来看,我们财务室的整体问题解决率在80%以上,一些企业还专门发了横幅表示感谢。

大调研进行时

伟大的研究促进了我们自己的工作。这个大调查需要完成“四个清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许多工作都得到了实质性的推进,我们的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比如,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是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三大硬仗之一,其中最紧迫、最突出的是金融风险。通过这次大规模的调查,我们对在我区注册的1100多家投资和非授权金融企业进行了全面的探索,找到了经营的基础;全区共搜查214栋建筑,发现253家可能存在风险的企业,为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保护人民资金和财产安全奠定了基础,并与兄弟部门形成了有效的工作机制。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大调研进行时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35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