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86字,读完约3分钟

据《劳动日报》报道,在繁忙的静安寺商业区,你能想象还有居民每天要担心倒厕所吗?昨天上午,随着常熟路边小入口的拆除,静安寺街地区最后144户居民终于告别了手里拎着厕所的生活,老城区的厕所问题基本解决。

个性化方案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静安寺街上有许多老房子,其中一些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海滨胜地海原、京华、古玉村、白乐等八个住宅区,背后有一个说不出的痛点,就是落在这些住宅区的角落里,144户人家住在厕所里。

老房子最大的痛点无疑是厕所问题,它已经成为最大的民生问题。今年年初,静安区政府和街道决定取消最后144个厕所。

虽然只有144个厕所,但也存在困难,如空房建设不足、住房结构差、管道布置无能为力等。总之,它们是多年来遗留下来的硬骨头。

根据各居住区的具体情况,街道将与房管局、房地产集团等部门进行重组,以土著居民为重点,确定以1平方米卫生间为核心、建筑内共用卫生间为辅助、建筑内公共卫生间为补充的三种解决卫生间困难的方案。基于三个解决方案的原则,解决了改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自住房屋面积小、户内厕所安装困难、管道布置复杂困难、邻里之间难以达成协议等。据此,该街有一个“一户一策”的个性化规划,主要包括“升级改造自己的电动厕所,腾出自己的空房间建一个方形厕所”的方式,尽可能实现家庭使用。这类家庭占100户;第二,邻里协商建造共用浴室,这是由居民通过协商自主解决的;三是通过“业主自觉参与,辖区单位协助”的社区共管共建方式解决。

用上抽水马桶 静安寺街道告别最后144只马桶

“共用厕所”促进了居民的自主权

赵阿姨家住在京华小区,是这个解决厕所问题项目中最典型的家庭。

赵阿姨说,每天她都要把厕所搬到半路上,然后把厕所倒在华山路上海宾馆附近的小门口。因为那里没有自来水,她不得不来回地冲厕所。回忆起过去的这种生活,赵阿姨对《劳动日报》记者叹了口气:“倒厕所没关系,没有地方让我真的担心。”

用上抽水马桶 静安寺街道告别最后144只马桶

赵姨娘的家住在一个12多平方米的房子里,在它的经营之家。除了6平方米用来做饭和吃饭,其余的都是卧室。在如此狭小的空房间里,很难再建一个1平方米的卫生间。因为马桶不能安装在家里,所以只能安装在外面。然而,赵姨娘家所在的巷子就在路边,巷子里的空房间也很窄,很难有多余的空房间。

用上抽水马桶 静安寺街道告别最后144只马桶

如此艰难的生活环境使工作陷入了瓶颈。这时,工作人员突然发现,赵阿姨的胡同隔着一堵墙的地方,是街道社区单位金威物业的闲置场所,只是用来堆放一些无用的材料。通过积极沟通,金威地产欣然同意拨出一块闲置土地用于修建厕所。

用上抽水马桶 静安寺街道告别最后144只马桶

事实上,有三个家庭和赵姨娘的家庭面临着同样的困难。最后,工作组在金威地产的支持下建造了两个2平方米的“共享厕所”。

厕所建成后,新的问题又来了:两个厕所被四个家庭使用。如何分发它们?如何管理和维护?如何让好事情从头到尾完成?此时,由监督委员会、公民巡视员、行业委员会主任和老党员共同成立的社区自治和共同治理委员会举行了几次自治和共同治理协调会议。四大家族最终达成共识,签署协议,并积极筹集自治资金用于未来的设施维护和建筑建设。《劳动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在2平方米的卫生间里还放置了洗衣机和淋浴龙头,解决了家里的洗衣和淋浴问题。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用上抽水马桶 静安寺街道告别最后144只马桶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30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