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91字,读完约4分钟

描述:“四明实验”微观改造后居民在健身区锻炼

东方记者张欢。据网站10月13日报道,今天上午,在静安区“社区建设”专题培训班的第一堂课上,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李艳波在讲授“社区建设”的实践时,再次提到了他负责的“四明实验”。这个“实验”实际上是一个社区微改造项目:通过精心的设计和规划,静安区思明小区的一个40平米的公共区域从一个简陋的健身区变成了一个融合了科学、技术和环保理念的复杂功能区。

14个月改造40平 “社区营造”为何堪比建高楼

“这个40平米的改造项目已经投入使用14个月了,14个月了,它可以是高层建筑!”李彦博腹诽道。

详细说明社区功能的转换和扩展

一年半前,走进思明小区的画面是这样的:一条老式的小巷走到尽头,一些健身器材散落在我们面前,但没人在乎冬天冷夏天热,大部分都是阳光明媚,盖着衣服和被子晾干。

改造后,现在的画面是这样的:不仅保留了原有的所有健身器材,还增加了一根结实美观的“晒衣杆”。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不寻常的“晾衣杆”呈“回”字形。一层低而厚,可以烘干被褥、冬衣等重的物品,另一层薄而高,可以烘干轻的衣物。不仅“容量”大,而且物品可以不受干扰地通过角度采光。最巧妙的是,通过太阳能收集和转换装置,隐藏在“衣杆”中的照明灯会在光线不足时自动点亮。

14个月改造40平 “社区营造”为何堪比建高楼

描述:双层“晾衣杆”

为了符合相关政策,设计团队在“晾衣杆”上加了一层新的软材料,下雨时,可以打开“顶部”,保护居民和衣服免受风雨。此外,“顶部”设计成斜坡,通过管道进入储水桶,供居民每天浇花或清洗。

在原来靠墙的地方,设计师还布置了两个长椅和一个垂直绿化,给旧社区增添了许多亮色。思明居委会主任范说,起初,一户邻居担心装修后会有人聚集,这会影响到其他人。现在,这个家庭本身已经成为一名志愿者,浇花和照料绿色植物。

14个月改造40平 “社区营造”为何堪比建高楼

“这里什么都没有。现在你可以锻炼和干燥了。居民们买食物时可以坐在这里聊天。”范介绍说,整个住宅区约有1700户,5000人,主要是老年居民。改造后,居民们在他们家门口增加了一个社交平台。

描述:改造后,收集的雨水可以用来清洁拖把

居民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为什么一个小的社区重建项目像建一座高楼一样困难?因为要用的大脑太多了。

"改造后的衣服挂在哪里?"这是居民最关心的。静安区位于市中心。旧住宅区的大部分建筑风格和模式是在上世纪初形成的:缺乏公共空房间,对居民住宅的设施和条件有许多限制。在思明小区,居民没有足够的地方晾晒,导致公共健身器材成为“晾衣杆”。

14个月改造40平 “社区营造”为何堪比建高楼

"在转型过程中,居民的作用是决定性的."李艳波对历史街区做了大量的研究。他认为我们应该听取居民的意见,了解被改造对象的实际情况。

“有人说,这不是增加几个‘衣杆’。”李彦博也收到了这样的挑战。"在这里,设计的作用得到了体现."既要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又要符合建筑规划的相关政策,还要通过设计改造来拓展原有的社区功能,这确实需要动脑筋。

14个月改造40平 “社区营造”为何堪比建高楼

这种微观转型离不开居民、设计师以及社会各主体和各方面的充分有效参与和沟通。在之前的工作中,李艳波的团队与居民区的干部和居民代表进行了近10次座谈。

描述:靠墙的垂直绿化给社区增添了明亮的色彩

“四明实验”的成功激励了静安区的管理者。上海的中心城市静安区有着丰富的历史风貌。他们正在更大范围内思考“探索自治与共治下的社区建设之路”。为此,静安区邀请高校科研团队组织“社区建设”培训班,希望静安区干部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以更科学、更先进的理念取得实际工作成果。

14个月改造40平 “社区营造”为何堪比建高楼

据了解,该专项培训课程前期采用集中授课形式,后期采用实践模拟形式。在历史保护建筑集中分布、条件相对成熟的街道进行实际模拟,选择一个居住区作为社区微改造项目的孵化试点。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14个月改造40平 “社区营造”为何堪比建高楼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29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