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49字,读完约3分钟

据黄浦区介绍,在黄浦区,已经有不少拆迁地块被征用,一些居民已经搬走,还有一些居民还留在这里。如何做好移民安置地的防疫工作?这里的居委会干部、广大党员和搬迁基地的工作人员,以关心、爱护和热情站在“最后一班”,做到“有求必应,有难必救”,确保疫情防控没有“缺口”。

搬离动迁地块前 他们站好“最后一班岗”

去年年底,两轮谘询在桥家路的东、西座开始生效。虽然一些居民已经搬走了,但将近一半的人仍然住在老基地。黄埔第一房屋征收办公室秘书杨传杰表示,疫情爆发后,基地创新了四步防疫工作方法。首先,工作人员轮流工作,每天给基地办公室消毒。同时,与社区的疫情防控体系相衔接,确保无遗漏、无死角;第二,如果居民上门咨询,他们必须接受登记和测温,双方将坐在不同的一边,没有接触;第三,收集人员通过电话和其他方式与居民沟通,解决疑问和疑虑;最后一步是通过官方公开号码“透明网”发布基地的工作安排通知和防疫提示,为居民服务。

搬离动迁地块前 他们站好“最后一班岗”

采取行动的不仅是募捐机构的工作人员,还有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和热心的党员群众。近日,住在黄家社区581号的马凌源阿姨来到居委会,赠送了进口电子耳温仪、酒精棉片、医用口罩等。最近供不应求。马阿姨说:“我最近才知道这些东西很难买,我女儿刚才在网上订购了一些。”我刚收到货,觉得其他居民可能会急着用,买不到。我赶紧送他们。”

搬离动迁地块前 他们站好“最后一班岗”

据金坛居委会沙介绍,他们辖区有1800多户,居委会专门征用了社区活动室作为临时防疫办公室。“最近有不少热心的居民喜欢马阿姨。他们就像这两天冬雨过后温暖的太阳,用他们的爱给社区送去源源不断的温暖和活力!”

在金陵路这块还没有完全搬走的老土地上,征稽处的工作人员和居委会的干部们也一起努力,建立起了一个严密的“防控网络”。

“你好,我是居民委员会的。你是一个从不同地方回到上海的人吗?你曾经登记过健康吗?”李保行住宅区党支部书记徐立华,记不清她每天重复这个对话多少次了。这些天,她带领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敲门,只是尽力不漏掉一个注册人。

搬离动迁地块前 他们站好“最后一班岗”

在金陵路,来上海(回上海)人员的登记通知和在线二维码张贴在入口处醒目的位置。还有很多“检查站”,比如测量体温和填写外国人登记表。社区防疫网络由街道干部、社区保安、党员和志愿者等组成。,外国人必须要求每个人并测量他们的体温,从而充分保护作为“每个人的花园”的社区。

搬离动迁地块前 他们站好“最后一班岗”

第二和第四个收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也在努力“守住大门”和“管理好人”。根据属地管理的要求,征收办公室积极配合街道和居委会加强防控措施,及时封堵已搬离居民的空房,关闭无人居住的小巷。小区只有一个出入口,所以要加强封闭管理,根据实际需要尽量减少出入口数量。在“管好人”方面,收集办加强了对未离岗和返沪人员的防疫控制。与此同时,基地内还专门留出了一个单独的洽谈室,方便前来咨询的居民。他们发誓要在居民搬走前坚持“最后一班”。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搬离动迁地块前 他们站好“最后一班岗”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10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