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52字,读完约4分钟

1月29日是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这也是传统民间习俗中的“扫尘日”和“迎春日”。在这一天,年终大扫除势在必行,家家户户都要清扫屋顶横梁、墙壁和窗户上的蜘蛛网和灰尘,这体现了驱走疾病和灾难、祈求新年幸福的美好愿景。

金山这个“宅基头”小年过得有腔调 都上了新华社

为了让中国传统的年味回归,感受浓郁的民间新年文化,追忆乡愁,金山工业区高楼村在村民的宅基地上开展了“回家过年——品尝宅基地上的年味”的迎新活动,并通过除尘、开窗、写春联、年糕、粽子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让我们发现新年的味道,品味民俗,追忆乡愁,感受新年文化,传播新年文化

金山这个“宅基头”小年过得有腔调 都上了新华社

新年的味道在传统习俗中传播开来

潘的奶奶打扫锅碗瓢盆,拆卸和清洗床上用品窗帘,掸去灰尘蜘蛛网,打扫房子前后的环境卫生。全家人都按照繁忙的日程安排,到处都是欢乐的气氛。

"十二月二十四日扫地"的习俗自古就有。潘阿波每年的这一天都会号召全家人来打扫。用她的话来说,“除尘给人一种礼节性的感觉,就是辞旧迎新。”我要把所有的‘霉运’和‘霉运’扫出门外,把新年打扫干净!”

像除尘一样,写春联和贴春联也是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你看,朱叔叔家的宅院里贴了一副火红的春联,上面写着全家人的新年祝福。那天朱叔叔的家很热闹。朱叔叔有几个会书法的朋友,他邀请他们都到家里写春联。

他说:“与超市里买的春联相比,手写春联文化更丰富、更人性化,具有个性化的书法魅力,给人一种独特的审美享受,给农村的新年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给人更多的新年期待。”你看,在翟记的头上,书法家们正在泼墨,写下他们在新的一年里过上富裕生活的美好梦想。

金山这个“宅基头”小年过得有腔调 都上了新华社

新年的味道在传统工艺中复苏

窗花是一种欢迎新事物的民间艺术,用于装饰生活或与其他民间活动相配合。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美好的人生理想和审美情趣。特别是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挂上喜庆的剪纸窗花来增加节日的气氛。

吴叔叔就是这样的剪纸专家。今天,他带领几个青少年切割窗花。在给孩子们讲窗花和剪纸文化起源的有趣故事时,他敏捷地用剪刀给孩子们演示。不一会儿,一个写着"福"字的窗花在他的手中诞生了,赢得了孩子们的掌声。切祝福和金猪,感受传统技艺的美丽,感受剪纸文化的味道。

金山这个“宅基头”小年过得有腔调 都上了新华社

新年的味道在传统菜肴中发酵

每年的这个时候,农舍里的人们都“忙着过年”。年糕象征着每年都很高的“方形年糕”,是农村不可缺少的“年货”。虽然时代变了,液化气在农村已经逐渐取代了炉灶,但是仍然有一些农民喜欢这种手艺。王阿姨就是其中之一。

金山这个“宅基头”小年过得有腔调 都上了新华社

王阿姨是蛋糕大师。她既勤奋又熟练。看看她,蒸蛋糕就出来了。蛋糕的关键是选择和搭配。王阿姨也很熟悉。她手里的蛋糕美味可口。工作繁忙后,她的家人帮忙做事情。事实上,蛋糕也是一种幸福的家庭气氛。一帧蛋糕包含了全家的劳动、亲情和爱情,这应该是新年最需要的口味。

金山这个“宅基头”小年过得有腔调 都上了新华社

在金山农村,每年春节都会有一个团圆饭,意思是团圆饭,和谐,美丽,喜庆。因为这种好的口菜,每个家庭都应该在新年的时候包一些来吃。一个圆球的大小一般像一个婴儿的拳头,上面有白雪公主和一个锋利的尖头,非常可爱。

金山这个“宅基头”小年过得有腔调 都上了新华社

沈阿姨在家包饺子做得很好,包饺子也很有经验。和面的水是用来煮米粥汤的。这样,包饺子的时候,因为天气冷,面粉是干的,而且她有一个独家的馅料秘方,做出来的面团非常好吃。

事实上,风俗、工艺和食物反映了深厚的爱和感情,而家庭之美是一年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部分。

宅基地上的何阿坡已经84岁了,农历猪年是她的生日。此刻,她的儿子和儿媳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打扫卫生,买年货,以便让老人度过快乐的一年...在高楼村,一年一度的家园之味依然浓烈醇厚...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金山这个“宅基头”小年过得有腔调 都上了新华社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99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