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78字,读完约3分钟

嘉定区表示,目前垃圾分类是重中之重。当一个郊区国家遇到“时尚导向”的垃圾分类工作时,很难想象它的先进性。嘉定区安亭镇赵翔村党支部主动探索,率先尝试,率先在西高泾村组推进垃圾分类,探索出一条符合安亭实际的农村垃圾分类路径,有效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力,推进重点工作。

赵巷村“1+2+6”工作模式 破解农村垃圾分类难题

安亭镇赵翔村西高井村组占地约600亩。这里有40栋农舍,有350多名居民和大约300名外国租房者。大多数当地居民是老年人。垃圾分类主要面临“两大难题”。首先,居民混杂,难以管理;二是分类意识薄弱,难以推进。针对上述问题,赵翔村党支部以党建为先导,以服务群众为使命和责任,结合实际,逐步探索出“1+2+6”的工作模式,垃圾革命的风暴将首先在这里吹起。

赵巷村“1+2+6”工作模式 破解农村垃圾分类难题

"1 "是一个"核心":支部首先加强党的建设的领导作用

赵翔村党支部党员干部率先行动,积极学习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与村里的居民配对,做好宣传、动员、监督和指导工作。村党总支设立了“党员垃圾分类先锋岗”,根据每月考核情况,评选出垃圾分类工作成绩好的党员干部进行表彰和宣传,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领导作用。

赵巷村“1+2+6”工作模式 破解农村垃圾分类难题

“2”表示两只手:“安全模式”,村庄规定保护垃圾分类

一方面,来上海的人的垃圾分类是通过“安全模式”来推广的。赵翔村党支部探索的“保障模式”,即农村房屋租赁和托管模式,相对成熟。托管公司进一步完善租赁合同,使房屋的出租和托管与垃圾分类工作无缝衔接,牢固确立“不分类、不出租”的底线,让广大来上海的人充分接受租房需要垃圾分类的新理念和新理念。对于未实施垃圾分类或未实施垃圾分类的租户,将在此之前警告两次,第三次将终止租赁合同。

赵巷村“1+2+6”工作模式 破解农村垃圾分类难题

另一方面,通过完善“村规民约”,促进了当地村民的垃圾分类。村党总支将垃圾分类评估与发放年终文明奖联系起来,使垃圾分类意识渗透到每个村民的家中,《公约》的三章逐渐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每季度对村民的垃圾分类绩效进行总结评估。对不符合考核标准的村民,将扣除100元/次的文明奖金,并将住户垃圾分类的违法行为及时反馈给租房农民,共同做好监督工作。

赵巷村“1+2+6”工作模式 破解农村垃圾分类难题

“6”是指六个团队,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合力推动垃圾分类

第一组,党员干部。一体化、门到门、两委一员+一线干部,有针对性地联系5-6个农宅的居民,进行宣传动员、指导培训、回访监督。要求告诉为什么要面对面分,教如何用手分,并注意是否要用点分。第二队,村长。主要负责宣传、领导示范、监督指导,能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综合掌握每户垃圾分类的进度和效果,及时有效地反馈垃圾分类的真实情况。第三组,新村民代表。新村民代表带头签署垃圾分类承诺,学习和参与垃圾分类,为其他居民树立榜样。定期对垃圾分类进行评估、表彰和评价,真正使垃圾分类工作为广大来沪人士所接受。第四队,党员志愿者。六名党员志愿者负责宣传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和技能,指导和监督村民的垃圾分类工作,让村民掌握会计点的操作流程,免费向村民发放宣传资料和小礼品。第五组,专业清洁人员。负责村民住宅前后区域及村组道路、停车场等公共区域,定期进行专业垃圾清运及箱房维护,对村民垃圾分类进行检查和监督,及时将垃圾放错地方。第六小组,区域党建单位。上海儿童医院定期或不定期地派工作人员与村民互动。在近阶段,结合垃圾分类,这些医务工作者宣讲垃圾分类的好处和不分类的危害,宣传和动员大家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为垃圾分类营造良好的氛围。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赵巷村“1+2+6”工作模式 破解农村垃圾分类难题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95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