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84字,读完约3分钟

汽车可以在没有驾驶员控制的情况下自动行驶;用你的手机散步,你可以记录下你走了多少步...从军事设备、卫星雷达、航空空航天,到医疗设备、汽车、手机甚至与人们生活相关的智能儿童玩具,智能传感器的研发正成为中国智能制造领域一个日益重要的难题。

智能传感器“中国芯”在嘉定有了大本营

描述: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启动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在嘉定工业区举行。照片由嘉定区提供

嘉定抓住机遇,将智能传感器产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24日上午,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启动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在嘉定工业区举行。会上发布了39项配套政策,签署了32个重点项目。

抢先布局1000亿个工业园区

工业和信息化部《智能传感器产业三年行动指南(2017-2019)》要求“集中力量建设以上海和江苏为重点的长三角产业集群。”目前,长三角地区50%以上的智能传感器企业都聚集在中国。

拟在嘉定建设的上海智能产业园,重点弥补智能传感器“中国核心”的不足,重点发展智能硬件、智能驱动、智能机器人、智能医疗、智能教育等应用领域,发展基于mems半导体技术的智能传感器产业,涵盖力、光、声、热、磁、环境等范畴。

智能传感器“中国芯”在嘉定有了大本营

描述: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一个核心”区域。杨洁

公园规划有“一核两区”:

第一个核心,即嘉定北部智能传感器和智能硬件核心综合产业集群区,以智能传感器产业为基础,以物联网应用为导向,分为科研功能区、R&D试点区、企业集群区、产业发展区和应用示范区。

有两个区域,即徐兴-聚源智能制造特色集聚区和安亭汽车电子特色产业集聚区。前者以工业控制为基础,以智能制造和创新为导向,以传感器和智能硬件产业建设为重点,打造功能完善、适合工业技术中试放大、能够容纳一定数量创新企业的综合园区;后者以汽车电子为基础,以智能驾驶和交通运输为导向,重点攻克智能网络化汽车的技术高地,打造专业的行业应用,覆盖R&D、汽车行业设计、制造、运营维护、运营管理等关键业务环节,帮助汽车行业创新改革。

智能传感器“中国芯”在嘉定有了大本营

计划到2025年,嘉定以智能传感器芯片为核心的智能硬件相关产业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成为上海、长三角乃至全国的传感器和智能硬件产业高地。

39支持政策涵盖整个产业链

有了“核心”,如何让它强大?会上,嘉定区出台了39项配套政策,促进整个智能传感器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记者发现,嘉定给予的政策支持涵盖投融资、降低成本、R&D创新、规模发展、人才集聚、合作交流等六个方面。企业从注册到项目落地再到后期开发的各个环节都有优惠政策支持。

图片说明:新闻发布会现场。杨洁

例如,在支持企业降低成本方面,落户地区的智能传感器相关企业可以优先支持土地供应和过渡工厂;购买土地、厂房和租赁厂房的相关企业可享受补贴;通过振兴现有土地发展传感器产业,土地增容费将被减免。

支持R&D和创新,鼓励企业建立技术中心、R&D中心、工程研究中心、联合实验室等技术研究机构,并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获得一次性奖励;企业在购买知识产权、设计开发第一批工程样品、测试验证工程样品等方面也有相应的支持。

智能传感器“中国芯”在嘉定有了大本营

对于大多数处于起步阶段的智能传感器企业来说,资金支持是最关键的环节。为此,嘉定将引导设立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专项扶持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支持金融机构为智能传感器相关企业提供融资担保贴息、上市补贴和贷款贴息等金融服务,支持传感器企业投融资。

智能传感器“中国芯”在嘉定有了大本营

描述:嘉定产业支持政策的亮点是全面性和精确性。杨洁

此外,优先使用公共服务平台、人才短缺、优先解决专业人才等一系列相关配套服务也纳入了支持范围。

32家企业签订合同进行结算

现场有32家企业签约落户工业园区,总投资248亿元。承包的项目遍布传感器芯片设计、制造、材料、系统、应用、封装、测试等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其中,中电的13个mems项目和华金半导体的17个项目投资超过1亿元人民币。

这些优质项目的集中落户,将进一步夯实上海集成电路产业“一体两翼”的基础,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是上海的先进制造基地,将成为未来带动嘉定区域经济实力的强大引擎。

此外,为了促进产业链的协调发展,国家集成电路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等7个公共服务平台签订了合同;两个基金,如集成电路基金,将同时成立,这将形成一个有效的资本供应;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为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建设提供“智能大脑”。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智能传感器“中国芯”在嘉定有了大本营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92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