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234字,读完约13分钟

内循环是7月市场上争论很多的话题。 在7月30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也说:“我们面临的许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国内国际双重循环相互促进的新的迅速发展结构。” 这种新的快速发展结构是未来期间制定宏观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要理解内循环,首先需要理解中国的增长模式和近年来更强的逆全球化。 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是我们转向内循环的大背景。

1

外循环推动中国经济跨越

新中国成立时,百废待兴,第一产业占主体,是典型的农业国。 让人民过上好生活的朴素愿望和当时风云涌的国际政治环境,需要中国尽快完成工业化,使国家强大。

但是工业和农业不同,需要大量的原始资本,在工业化初期迅速发展重工业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经过多年的战争,当时国内没有资本积累,中国也没有殖民地,可以以外部剥削的形式完成原始资本积累。 为了实现工业化,只能在快速发展中索取内部剩余。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即从1949年到1978年,中国实行了计划经济。 通过工农业剪刀差,抑制农村福利,为城市工业部门提供廉价的原材料,加快工业部门盈余的积累。 然后在农村推进农业集团化,不再需要向农家挨家挨户征收,积累过程的交易价格和难度下降了。

改革开放后,工业化剩余积累仍然是在压缩农村福利的基础上进行的。 一是工农业剪刀差不断,并没有被外向型经济的迅速发展完全消除。 二是大量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但该劳动者报酬的现象长期存在,在社会保障等方面更是如此。 三是土地征用,农村集体土地通过地方政府征用转化为国有建设用地后,可以出让土地采用权,但农村集体用地和国有建设用地之间存在明显的价格差异。

地方政府在gdp竞争审查的压力下,为了扩大招商,以比较便宜的价格向工业部门提供土地。 加上廉价劳动力、廉价原材料、利率管制下的廉价资金,工业部门迅速发展,生产能力开始过剩。

产能过剩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之一是廉价的要素投入。 另一方面,如果投入扭曲的廉价因素,公司倾向于多生产,工业生产能力将高于最佳均衡水平。 另一方面,劳动力和土地要素的价格一直受到控制,不收费,农民没有社会保障和财产性收入,城市居民部门的剩余为房地产做出了贡献。

此时,加快融入世界,打开世界市场,对中国来说很重要。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确立了扩大出口贸易规模、利用海外市场、获得外汇盈余的战术。 经过多年艰苦的谈判,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是这项战术的具体部署。

世界市场打开后,中国经济迅速增长。 以与出口直接相关的工业为例,2000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全球为5.9%,接近德国的5.8%,远低于美国的24.7%和日本的17.2%。 仅仅十年,也就是到了年,中国的工业增加值规模就超过了美国,居世界第一位。 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占世界近四分之一,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

除了规模的扩大,还融入了世界市场,为中国企业的创新提供了资金和动力。 众所周知,创新需要资本投入,承担着失败的风险。 市场规模越大,公司越容易完成创新所需的资本积累,也有创新获得更高市场份额的动力。 世界市场的开拓,加快了中国创新的步伐。 根据哈佛大学成长研究所的数据,中国出口产品的数量和杂项指数(可以成为衡量产品技术含量的指标)从2000年的世界第39位上升到去年的第18位。

因此,事后来看,因为当时利用外循环处理国内过剩的问题是成功的。 过剩的工业生产能力在国际市场上被消化,从而导致持续的贸易盈余和外汇储备的积累,充分利用国内的市场规模和外汇积累,引进海外技术,进行了消化、模仿、创新、替代、再出口。 这也是中国经济飞跃的重要一环。

但是现在这条路很难走了。 一项研究表明,全球化的核心是经济全球化,全球进口占gdp的比例可用于衡量(反过来)全球化的程度。 从这个指标可以看出,2008年是全球化的顶点,从2009年到2009年的12年间,我们实际上处于逆全球化的过程中。

近年来,逆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在政治上,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总统,是反全球化的象征。 从经济上看,贸易争端越来越频繁。 美国与中国发生了贸易摩擦,在此之前同盟国欧盟和加拿大也引起了贸易争端。 短期内,逆全球化的趋势不太可能逆转。

反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出口不像以前那么顺畅,海外市场收缩二是进口品和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含量的,不那么容易。

2

如何推进内循环

关于外循环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我认为推进内循环至少包括扩大内需和推进创新两个方面的副本。

(2)扩大内需

在7月30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面向扩大内需的一定动向略有变化,他指出“牢牢把握着扩大内需这一战术基点”。 这不是第一次提出,最初是年中央经济实务会议,以扩大内需为战术基点。 但是,近年来的中央级会议如今年4月的政治局会议那样,对扩大内需的定位是战术。 时隔多年提出了“扩大内需战术基点”,表明扩大内需战术的地位更为基础和重要。

扩大内需,无非是从支出和投资两方面着手。 与以往的短期刺激费用、牵引投资的各种政策不同,推进内循环需要建立促进费用和投资的长期机制,让各种主体自愿进行费用和投资。

1、促销费

我们先看看费用。 促进支出的关键是提高居民的购买力,我们认为具体的长期措施包括以下三点。

第一,收入分配趋向于劳动倾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 劳动力的价格被低估了,但是房价一直在上涨,扩大了贫富差距,抑制了边际费用倾向。 这是因为为了激活内需,首先需要调动低收入城市的底层和农民工的收入。

2019年中国户籍城镇化率为44.38%,以总人口14亿人计算,农村户籍人口还有7.8亿人。 如果这7.8亿人的月收入提高1000元,农村户口人口每年的总收入就能提高9.3万亿元,这对费用的促进作用很大。

第二,促进居民消费的补助政策改革。 例如,教育、医疗和养老三项支出是控制居民支出的几个重要因素,可以加快这些几项基本公共服务的改革,提高财政支出用于它们的比例,提高居民的支出意愿。 例如通过税制改革,至少将消费税的征收环节从生产阶段转移到消费阶段,从而提高地方政府改善消费基础设施的热情。

第三,严格执行“不炒房”政策。 高房价的负面影响很明显,对费用的牵引更是如此。

例如,年7月百城样品住宅的平均价格为1.55万元,按一套面积90平方米计算,一套为139万元。 2019年全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23万元,如果房价上涨3%,那么平均买套房的费用和一年的收入一样,相当于一年的白干,可以抑制购买住房所需人口费用的诉求。 从长期来看,金融体系的风险也扩大了。

近两年,尽管出现了局部房地产限制的缓和,但“住宅不会被炒”的总基调没有改变。 在推进内循环的战术中,后续在中央层面开放不动产管制的概率也很小。

2、扩大投资

让我们看看固定资产投资。 内循环中的投资要点是促进更有生产力的制造业投资,但以前经常用于反周期调整的房地产和基础设施需要与新的城市化相结合。

制造业投资最明显的优点是由民营企业主导。 作为最具有市场化特征的主体,民营企业家对未来的期待是决定制造业投资的最核心因素。 要达到这一点,一是必须改善业务环境,朝着市场化方向前进。 二是实行减税减费政策,使公司切实看到生产经营价格下降三是要推进出口向国内销售的转变,并积极开拓新的国际市场。

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是传统短期稳定增长中最常见的投资工具。 在推进内循环时,这两项投资为了发挥新的活力,需要与新的城市化相结合。

21世纪初期,为了缩小中国地区之间的快速发展差距,中国相继提出了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战术。 这些老地区迅速发展战术,本质上依然利用行政力量作为经济指挥棒,实践地区均衡主义。

从地区间的实际快速发展情况来看,也许只追求均衡没有带来预期的结果,但中西部省的gdp占有率的提高并不显着,各地区的人均gdp绝对差依然在继续扩大。 此外,作为促进传统地区快速发展战术中地区均衡的两种重要手段基于转移支付的财政安排和向落后地区倾斜的优惠政策,带来了激励机制扭曲和资源不匹配的问题。

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年一开始,中国就抛弃了以前流传下来的“均衡”思维,积极调整地区战术方向,率先撬动以城市群等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极,重建中国经济的大格局,活跃于中国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此外,人口流动也出现了新的趋势。 年后,中国人口聚集在发达地区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表明人口聚集在第一线、二线城市,聚集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

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化战术得到了调整,出现了以人为中心的新城市化。 近年来土地制度、户籍制度不断调整,资源分配也与人口流动趋势一致,公共资源按实际服务管理人口规模配置。 在5月18日印发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新时期完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中,还提出了“城市群内户籍转移、居住证相互认识制度的探索执行”,在新型城市化过程中诱发城市群快速发展的政策意图很明显

我们纵观世界,就会发现“集聚性”和“不平衡”也是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主流。 在人均gdp更高的国家,人口凝聚效果也往往更强。 例如,美国、日本和韩国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群总人口占国内人口的比例,分别为46%、65%和50%,居世界前列。

下图红色虚线框内的许多欧洲国家(包括英国、法国、德国、瑞典、芬兰等北欧国家)也处于特殊情况。 他们的经济发展迅速,但大城市群的人口不太占。 部分原因是欧洲国家内部各地区区间经济地理条件差异较小,同时经过百余年的快速发展,各地区已经经历了比较充分的快速发展,这使得集聚效应不那么突出。

但是,这些国家也有自己的城市集聚区,如伦敦城市群、巴黎城市群等。

因此,迅速发展城市群是中国新城市化的未来选择。 推动规模经济的扩大,也带来一点固定资产投资的诉求:

在房地产方面,建设用地指标的分配与人口流动趋势一致,人口净流入的一线和二线城市得到的建设用地指标在上升。

在基础设施方面,城市群的迅速发展使城市群内部各城市的连接更密切,对基础设施的诉求也增加。 例如,广东港澳大湾区各城市间交通连接方便的情况下,8月3日广东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计划获得批准,计划建设13条城际铁路和5个枢纽工程项目,最近建设项目总投资额约4741亿元。

(二)推进创新

推进创新可以从提高金融支持创新能力、加强基础研究、提高产学研合作能力几个方面着手。

1、提高金融支持创新的能力

由于创新活动存在较大的不明确性,因此所需的金融支持与以前传来的以间接融资为中心的金融系统不一致。 未来为了提高创新的活力,需要创造更有利于科技创新的金融生态。

一是迅速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可以为创新活动提供资金,也可以为科技公司提供最直接的激励。 近年来,这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多突破,例如科学创板设置了更具包容性的上市条件、创业板飞行员登记制,使更多的高新技术公司能够登录资本市场。 许多高新技术推动员工持股,上市给员工带来丰厚的资本回报,这样的安排可以提高员工创新的积极性。

第二,风险资本是科技公司早期的重要融资渠道之一,因为有必要扩大风投市场的规模。 随着国内风投机构、私募基金机构的扩大,引进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资本,越来越多的“科技独角兽”公司崛起了。

第三,可以探索新型银行经营模式,提高间接融资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 例如,科技信用机构和风投机构之间形成投资贷款联动模式,可以为科技型创业公司提供融资支持,同时制定加强两者合作互助关系的政策,风投机构可以制定银行在投资价值判断、风险筛选方面的能力不足

2、加强基础研究

完美的创新链,基础研究在前端,产业应用开发在后端,基础研究与产业创新不可分割。 尽管基础研究效果缓慢,但只有基础研究做好,才能有更强的原始创新能力,实现产业技术的重大突破。 否则容易被人束缚。 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需要极强的原始创新能力,这是因为要着力于基础研究这一科学技术创新本源的工作。

提高基础研究水平,一是发挥政府在科研活动中的推动作用,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特别是加大在基础研究行业的投入规模。 二是公司创新能力强的特点,利用财税杠杆,根据公司的诉求适当增加基础研究行业的研发投资。

3、提高产学研合作的高度

发达国家的经验解释说产学研合作是比较高效的创新模式。 但是,国内以前流传的产学研模式往往在大学形成研发成果后,与公司的诉求对接,实现商业化开发和成果转化,但大量的科研成果不能用于公司,产学研效率低。 产学研最后的落脚点是重视市场,但政府必须在其中发挥重要意义,改善制度环境,完全关联法律法规,提高公司、大学参与产学研合作的意愿,为产学研提供更方便、更保障的合作条件

资料来源:粤开麒麟研究

这篇文章首次在名为银行家杂志的wechatpublic平台上发布。 复印件是作者个人的观点,不代表上海热线网的角度。 投资者据此,风险请自己承担。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一文看懂“内循环””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128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