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56字,读完约4分钟

德宏8月25日电题:户撒刀王及其儿子们:非遗传承继贵在创新

记者姚文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缅甸丛林中与中国远征军并肩作战的缅甸语族101突击队经常建设奇功,他们携带的奇怪形状的长刀震惊了日军。 但是,这样的长刀来自中国云南的边远乡镇户萨的事情鲜为人知。

8月下旬,记者访问了位于中美边境的云南德宏州陇川县的户撒阿昌族乡新寨村,观看了长期有名的“户撒刀王”的老比赛和他有名的绝技。

“我们阿昌族,一生不开刀。 孩子满月送辟邪刀,男孩十三四岁就戴铜刀,年轻人送给女儿的嫂子信是银刀,接新娘的时候戴长刀,进山砍柴,下地动工的时候砍刀不放手……”。 说到阿昌族的刀,59岁的老比赛就像几家珍。

项老赛来自户撒乡镰刀世家,8岁开始拉风箱,14岁挥舞大锤时,跟着父亲学习打刀。 2006年,在阿昌族以前流传的节日阿露窝罗节压轴戏刀王大会上,老比赛一举夺冠,赢得了“户撒刀王”的桂冠。 那一年,阿昌族户撒刀锻造技术被列入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老赛也成为第一个户撒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锻造一把撒门刀,从材料的选择、布料的制造、打样到淬火、研磨、雕刻,一共有二三十道工序。 最重要的是淬火。 必须把握火候一刻也不坏。 一不小心前面的工作就结束了。 ”。 年轻时,项老赛除了学习家传绝学外,还访问了阿昌族锻刀名师,改进了户口刀淬火技术。 他锻造的户口刀刚能打铁,柔软能转动手指,其坚韧和锋利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在户撒项老赛民族工艺工具厂,记者目睹了挥舞长刀切断14毫米钢筋,刀刃一点也没有损伤,削铁如泥。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项老赛认真研究了刀身雕花技术,对刀柄和刀鞘的材料、形式也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由此户口刀从阿昌族的生产生活用刀转向了工艺刀的方向,将市场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扩大到了世界工艺品收藏行业。

2006年以后,由于“户撒刀王”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字招牌的加持,大部分房子都有打刀工作室的户撒乡新寨村,只有一所老比赛的房子,销量最好时卖刀的收入在200万元(人民币,下同)左右。

“20世纪70年代,辛苦地用刀提交给生产队,只挣了5个劳动点,最好一天种。 上市只卖两块钱。 」追逐今昔,项老赛有隔世之感。

打刀卖刀,项目老赛各给四个儿子娶媳妇,盖了新房子,家族19个人的生活变得通红。 四个儿子一个也不出去打工,所有的儿子都接受了父亲的工作。

“我喜欢打刀子。 户刀是我家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技术,我们的阿昌族继承了600多年的文化,不要迷失在我们这一代。 ”。 最小儿子项红安告诉记者。

根据历史记载,明洪武年间,明将穆英平定云南后,征讨麓川(滇西主北地方政权),户撒驻屯,锻造武器。 阿昌族冶炼之术由来已久,后来与中原锻造技术融合,使震撼天下的户撒刀闻名遐迩。 那个铁匠被阿昌族工匠反复改良,世代相传。

比起父亲锻造技术的精益求精,项红安和他的三个哥哥很在意传达方法的革新。 五年前,项老赛的儿子们在家里撒刀建立了官网。 项红安用于表演户口刀绝技的快速账户“粉丝”已经超过6万人。

“户撒刀的实用功能正在消失,出售刀也因地区而异。 这种技艺必须被继承,引起更多人的关注,找到新的传达方法。 我的愿望是建设户口刀博物馆,为游客提供现场体验,迅速发展民俗旅游。 ”。 项红安说。

到了晚上,项家锻刀工作室的火变得通红,锤子的声音有节奏地响了起来。 据介绍,一把户口刀必须经过20000人的锤子锻造成形,什么也不能锻炼。 这就是阿昌族锻刀人千百年来每天的真实生活场景。 (完)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户撒刀王和他的儿子们:非遗传承贵在革新”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128623.html